海陆丰名贤题咏之一 重逢杨必成教授
本帖最后由 南海闻道 于 2013-2-18 12:49 编辑一、重逢杨必成教授
叶良方
丙寅年秋,忽然接到相别三十年的汕尾老棋友杨必成教授的电话,邀我到鹿境西闸丽江酒家聚会。当年所谓出身不好被监督下乡的的必成兄,是文革高考恢复后以30多岁高龄夺得全省数学成绩第一名的考生。而今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全国不等式研究会理事长。他在可和性理论、不等式理论及算子理论取得重大成果,是希尔伯特型不等式理论专家。席上,他将在希腊出版的英文数学专著《希尔伯特型积分不等式》签名赠我。遥忆往事,心潮起伏,即吟诗一首记之。
岁华如水忆依稀,握手丽江话昔时。万点霓灯渔浦静,一轮蟾魄鹿山栖。新论玄奥愧凡眼,旧雨难忘倾酒卮。明日天涯人事隔,相逢何处惜依依。
二、杨必成教授邀饮西闸新桥酒家叶良方 丁卯年8月4日,必成兄乘归乡讲学之余暇,嘱其弟扬建成开车接我往鹿境西闸晚宴,仍于去年酒家草铺凉亭畅叙。到席者有其兄北京大学教授扬必胜,及其汕尾中学同学卓杰、原海丰县教育局长吕通,县志办主任蔡忠诸人。席上,必成兄将在阿联酋出版的的第三册英文数学专著《离散的希尔伯特型不等式》签名赠予我。有感必成兄多次厚爱而赋之曰:
又是天涯月半弓,丽江水色影朦胧。羡君数论开新境,愧我诗文袭旧风。 追梦人存真本色,爱乡心具大襟胸。(注)激情纵说人间世,席上温馨留旅踪。
注:追梦人,即记载杨必成教授成长过程的传记报告文学《追梦人,永远年轻》一书。
附:诗友吕烈和诗
赠必成二首(步韵和叶良方)吕烈谗蜂太密九皋稀,逝水东流忆旧时.立志何愁云路远,是桐定引凤凰栖.扶摇今已凌千里,痛快也来饮一卮.冰雪如今融殆尽,棘园伫看绿依依. 二,烧土犁荒硬上弓,当时立志岂朦胧.力从绝境开新象,面对狂澜啸大风.廿载精勤凭毅力,千秋正气贮心胸,登山记取迂回折,回首云涛忆旧踪.
前期发在五坡居士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579960715 {:5_142:}太高深了,不易读懂 本帖最后由 南海闻道 于 2013-2-18 23:49 编辑
自由自在 发表于 2013-2-18 18:35 http://www.swsm.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太高深了,不易读懂
读杨必成兄往事回忆七首(并序)
予与数学家杨君暌违三十多载,偶读《汕尾文史》所载杨君的文革回忆,泪眼模糊。忽忆起曾与杨君在汕尾凤山下杨府弈棋情景。其时尚不知其脑部曾两次受棍棒和雷电击伤致其思维迟缓之状况,今始知其艰难经历,感慨系之。
一割草
风雨人生曲折途,读君回忆泪模糊。
采薪百里歇荷岭,望到乡关气力舒。
二对弈
敲枰杨府事难忘,楚汉争锋思绪长。
当日运筹凭小技,如今中外数名扬。
三奋斗
几经挫折几经愁,耗力劳心励志谋。
尝遍人间酸涩苦,始知不等式能筹。
四励志
此生自是一头牛,不到黄河不扭头。
问尔何能持远志,心中有数应无忧。
五高考
少年求学苦颠连,废寝攻书数理研。
命运难残追梦志,题名终见拨云天。
六 成就
雷火棍风频欲诛,造君一个好头颅。
数坛独立发奇论,始信人生道不孤。
七赤子
历经文革百回灾,犹念桑乡育己才。
长记九龙山涧水,此生无怨见襟怀。
{:4_102:} 泾仔背知青 这位必成教授很有意思。
对于受书者来说,一是不懂英文;二就算是懂英文,也不一定看得懂数学著作;三就算是懂英文的数学系教授,也不见得就看得懂这部数学著作的。这倒不是杨教授的水平高出其它人一大截,而是数学分支太多了,各人有各人的方向。比如说,什么叫做有理数和无理数,杨教授估计也讲不清楚,因为那是数论领域的,不是他的研究方向。杨必成教授,你说是不是呢?
所以就杨教授这本赠书而言,除了给别人当摆设外,毫无价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