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汕尾市向何处去?探讨1 陈治赠2013年6月30日平民百姓长期没有说话的地方,“网络” 崛起,平民百姓终于有了说话的讲台。振兴中华,祈求祖国繁荣昌盛的各种呼声四起。“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交织着进与退,新与旧的探索,“中国特色” 与“世界潮流” 的同与异,时代前进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伐,震撼着炎黄子孙急迫燥动的赤诚之心。共同的“中国梦”,千差万别的“地方梦”, 不再是更深人静的酣然大梦,而是睁开双目,面对帜热现实的“白日梦” 。意味着毎个中国人需要来个习惯的改变,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改变为“夜有所思日有所梦” 。地方人做好“地方美梦”,就构筑成完美的“中国梦”。汕尾市在祖国万里锦绣河山之中仅是弹丸之地。汕尾市是做“美梦” 还是做“恶梦” ,虽然无碍大局,中华民族大家庭也不会眼看着360多万市民自生自灭,但“拖着尾巴”低着头过日子的味道肯定不好受。如何摆脱滞后的困局,让360多万人民风风光光地与时代同步?笔者愚见,应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话题开始。如果连“我”是谁?从哪里来都莫明奇妙,还能做出好梦么?一、“我”是“海丰人” ;来自“海陆丰” 。“我”是谁?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处、在何场合,都会挺起胸膛自豪宣称“我是中国人” 。我从哪里来?无不以不同生活区域作出斩钉截铁的回答。从省际、市际、县际、镇际再细化到自然村落。汕尾市三县一区范围內,有“大安人” 、“东海人” 、“公平人” 、“捷胜人” 、“东冲人”等等的称谓,未必称自已是“汕尾人” 。住在汕尾港(原汕尾镇)的 “汕尾人” ,又有人称“我是盐町头人” 。这是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凝聚成固,不可改变的传统习惯。海丰之名,不是凭空臆造。“秦平百越就有海丰之名”(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隶属南海郡,未置县邑)。也就是说,海丰之名至少流传了2227年。海丰有何时“置县设邑”?有二说,一说为西汉元鼎6年(公元111年),有(唐)杜佑《通典》和(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称:“海丰为汉旧县” 为佐证。一说为东晋咸和6年(公元331年)。前说与后说,相差只是220年。取后说,海丰县至少是一个有1682年历史的文明古县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原始海丰县的范围究竟有多大?众说纷纭。从宋代开始,盛传“骑马去海丰” 、“骑马去巡田”的民谣,可见一斑。民谣说的是海丰人陈姓多,田产也多,反映的实质:海丰是一个地域广阔的“鱼米之乡” 。就象近代“奔向海陆丰” 的口号一样,见证海丰是一块可供生息繁衍,图谋发展的风水宝地。否则,四面八方的先民们“骑马去海丰” 干什么?“骑马去海丰” ,也反映了来海丰开基发祥的各姓先祖,不乏有身份的能人。历代政权治政,无不以推动地方发展,以及“分而治之” 两种手段,不断调整行政管理区城。“割地扩容” ,“划地增编” ,不是现代人的发明,而是传统治政手段的翻版。唐高祖武德5年(公元622年),划海丰东部为安陆县,置县邑于大安(含现陆丰、陆河及惠来部份),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安陆县复归海丰县。安陆县的存在只有5年。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海丰县升格为海丰郡,辖归善(今惠阳、惠东)、博罗、海丰、河源、雷乡(今龙川)、兴宁六县。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海丰郡,复为海丰县,沿用至今。海丰郡的存在只有16年。明嘉靖3年(公元1524年),海丰县划龙溪都合置惠来县。清雍正9年(公元1731年),海丰划东部三都置陆丰县。这个行政格局分别历经479年和282年没有改变。“海丰人” 几经分流,分别成了“海丰人” 、“惠来人” 、“陆丰人” 。世代沿续,形成了习惯。到了近代,1921年陈炯明第二次主政广东,2月广州建市,汕尾立市列入了陈炯明的执政方略。4月汕头建市,汕尾立市的构想却被取消。取消的原因不仅仅是风云突变的政治原因,更多的因索是汕尾不具备立市的客观条件。上世纪未汕尾立市,“海陆丰” 析分为三县一区。今后是否还要析分多少个新区,都无法回避一个事实:汕尾市辖地360多万人民(其中也有少数外地人),从其历史、文化渊源来说,都是“海丰人” ,来自“海陆丰” 。笔者曾和一个“汕尾人” 开玩笑,问他讲什么话(“母语”) ,他说他讲“海丰话”(俗称福佬话)。说明不论是“海城人” 还是“汕尾人” ,都跳不出“海丰人” 的框架。网上谈及“海丰” 、“汕尾” 的发展状况,函指的是汕尾市的总体发展。“海陆丰” 有发展,是汕尾市的发展;汕尾市有辉煌,“海陆丰” 有荣光。“海丰人” 要演变成“汕尾人”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要看汕尾市的寿数。眼下,汕尾市要发展,离不开“海丰” 这条主根,更离不开“海陆丰人” 。二、沒有牛奶的孩子能不能养大?汕尾网民哄传“割地扩容” ,“划地增编” ,到“大湖易属” ,不同声音从官场吹风开始,传入民间,再搬上“网络” ,“网民”的争议几近白热。“组建新区” 的论调又起,梅陇、捷胜呼减救命。“网民” 虽说不能称为“人民代表” ,但其反对“割地扩容” ,“划地增编” 、“大湖易属” 、“组建新区”的呼声却是反映了民间普遍的反应。笔者反复推测,官场之所以热衷“组建新区” ,甚至有不死不休之势态。是否企图以组建若干个经济开发区来推动汕尾市的发展?在巴掌大的地盘组建经济开发区来推动汕尾市的发展,事实上未必“行之有效” 。海丰曾专设个“老区” ,戏台搭起来了,什么飞机场都画好了,“补贴” 也到手里了,结果只存下一个“老区医院” , 专治“神经病” 和“白内障” 。“深汕特别合作区” ,曾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垂注,地皮价暴涨不必说,外迁的户口纷纷要求回迁,挤爆派出所的大门。“管委会” 的班子、印子、牌子、调子都有了,至今仍蹲在租房里,尚未踏出有实质性的半步。二年来,四镇班子在 “管委会” 聚会多少回?不清楚。村委会一级,仅有一次,那是传达“十八大”精神加春节团拜。现在的状态是“骑虎难下” 。明天的命运如何?不可预测。倒是汕尾气象台,还不忘预报着“深汕特别合作区” 有时暴兩有时晴。“红海湾开发区” 曾经红红火火,20多年过去了,10多万人口只存下一半的“留守人员” 。要不是作为省、国、世界级的航板赛场,可能连“深遮公路” 也修不起。现在,听说有了3亿扶贫发展基金,“红海湾人” 辛辛苦苦写了个“构想” ,又受到“专业人才” 的嘲笑。“组建新区” 可能在一时之间有刺激,辟如某种优惠,输点什么血之类,但过了新鲜期,“管委会” 转化为行政职能,一粒芝麻又能榨出多少斤油?狭窄的地盘又要来一次“提质扩容” 。割掉命根当不成太监。恶性循环何时休?汕尾官场的某些设想(可能来自上司的建议),实质上是面临着一个实际问题:沒有牛奶的孩子能不能养大?问题在于:没有奶水,米汤行不行?从历史上海丰行政区域(名称)的析变可以看到,精明的执政者采取“割地扩容” ,“划地增编”的措施,首先考虑的是地方发展的利弊,“分而治之” 是在其次。现代人为什么偏要硬着脖子横着竹竿拆城门?三、议论时政图什么?中国社会什么都不缺,只有说话的地方不完备,真相欠透明。“网络”作为民间说话的平台,弥补了某些不足,但能在“键盘” 上敲敲击击的有几个?浏览“网络” 可能比看报纸更有情趣,但能在“网络” 上就事说事的又有几个?正是真相欠透明,才有了太多的热议。近代百多年来,強化了政治,遮掩了真相。一个没有真相的社会,往往会产生许多奇怪现象。昨天的“正确”举措,明天回头再看,却是荒唐的怪胎。留下不少似是如非的议题。如:抗日战争应从何时算起。1931年“9.18事变” ,张学良弃甲曳兵,关东军占领东三省,东北抗日义勇军奋起反抗,打响了中华民族抗击日寇侵华的第一枪,得到全国和海外华侨的支援。随着,1931年底,蔡延楷将军率领十九路军,迎战入侵上海的日冦,发生了震撼中外的“淞沪之战” 。一洗国民党只知內战,不抵坑外侮的耻辱。但中国的经典说法是“八年抗战” ,即从1937年“7.7卢沟桥事变” 算起。如果中国只有“八年抗战” ,那未,“9.18事变” 算不算是日冦侵华?以东北抗日义勇军为抗日先锋的无数民族忠魂,又该置于何地?民族抗战是“十四年” 还是“八年” ?至今尚在争议。又如:“反右” 这场政治运动,是最高层的决策,离不开“举手表决” ,有人落锤拍板,有人具体操作。社会上有人满腔热血,落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有人一肚阴水,迅速窜红,福妻荫子。说这场运动伟大光荣正确,后来却是55万多名右派摘帽,轰轰烈烈平反昭雪。说这场运动失误,截至去年,尚有96人不予改正,其中,国级右派5人(章伯钧、罗隆基、彭文应、储安平、陈仁炳)。“反右”运动是对还是错?至今也没有明确的说法。今天,无论是回头讴歌那个“火红”的年代,还是诅咒曾经“疯狂”的岁月,都无法否定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曾经容忍某些祸国殃民作为的存在,甚至曾经对某些荒唐行为三呼万岁,不论那种声嘶力竭的高喊疾呼是发自內心还是迫于无奈。热议时政图什么?图的就是能给人留下教益和启示。热议汕尾市的目的也是如此。回到正题说“海丰” ,勤弹“龙津调” ,高唱“莲花歌” ,无可厚非。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是合理。为什不变换一下视角,调整一下音谐,踏出家门,奔向全国,放眼世界?“海丰” 有不少亮点可以燃成耀眼的火球,引发人们“奔向汕尾市” 。关键在于当局要将“雄心壮志” 落实到实处! 好文章。{:4_102:} {:4_102:}{:4_102:}{:4_120:} {:4_120:} {:5_142:}{:5_142:}{:5_142:} 红海湾3亿扶贫发展基金,设计了百年规划图!估计百年难见建成啊! 陈老,不好意思了,我是陆丰的就不方便评论了。。。。。。你强调的是海丰人{:4_120:} 汕尾、海丰都是一家人 挺不习惯楼主的写作风格,把历史绕一大圈,再进入议题,却浅尝辄止不深入分析,接着又绕一圈地方历史,草草打住。这么长远的历史如果能给论题提供论据吗?似乎没看出来。 食番薯配菜补 发表于 2013-7-2 17: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陈老,不好意思了,我是陆丰的就不方便评论了。。。。。。你强调的是海丰人
海陆丰都是一家人 海陆丰怪谈 发表于 2013-7-2 18: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海陆丰都是一家人
{:4_120:} 食番薯配菜补 发表于 2013-7-2 18: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4_129:} 百年老店的招牌,不是一日能吹出来的。建设一个楼台馆舍不一定有同等的管理水平。 食番薯配菜补 发表于 2013-7-2 17: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陈老,不好意思了,我是陆丰的就不方便评论了。。。。。。你强调的是海丰人
海陆两县析分成三县一区支撑一个汕尾市。 很简单的问题,不用太复杂 海陆丰怪谈 发表于 2013-7-2 18:28
海陆丰都是一家人
你说海陆一家亲,汕尾位置面子往哪里搁啊? 曾经爱你 发表于 2013-7-2 22: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海陆一家亲,汕尾位置面子往哪里搁啊?
这海陆丰是一家人,刺激到汕尾位置面子了吗,照你这么说,非得让海陆丰成为对立面,汕尾才有面子吗, {:4_102:}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