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城环境卫生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垃圾不落地 家园更美丽
海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以超常规的“雷霆手段”提出了“根治县城卫生‘脏、乱、差’六步疗法”,引领全县人民加快“创卫”步伐,提升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水平。 自今年8月11日全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海丰公用事业局强化职能,加强督查、监管工作,在县城三镇、村(社区)和县直有关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将县城划为16个片区实行网格化管理。经过90天的大力整治,县城主干道和街巷路面越来越整洁,乱搭、乱建、乱丢、乱放、乱设摊点等不文明现象得到了强有力治理,摇铃垃圾车依时穿街走巷,靠前服务;新购置投入使用的150多辆垃圾收集车,日夜收集生活垃圾,便利群众。同时,保护环境卫生整洁的意识深入民心,群众定时定点倒垃圾,已成为一种习惯。目前,县城卫生环境明显改善,面貌一新。 今年8月以前,由于保洁公司临时工流动大、不稳定,导致保洁工作质量无法按要求完成。同时,垃圾中转站不足,建设滞后,片区垃圾中转运程达10公里以上,垃圾清运速度和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县城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存在偷倒、乱倒的现象;机关企事业单位、沿街商铺、门店、民居住户“门前三包”责任落实不到位;流动摊档占道经营,产生的垃圾随意撒落路面,影响市容市貌;监管力量不足,部分市民存在乱丢、偷丢的行为,将垃圾随意倒入花坛、路边,甚至故意扔在路面。 为此,海丰县委、县政府决心以“雷霆手段”整治“脏、乱、差”。该县政府周密部署,制订了根治县城卫生“脏、乱、差”六大步骤:确保保洁公司在各区域摇铃收集垃圾按时足量到位;对广大居民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引导;县直机关、县城三镇及社区干部总动员、总行动;坚持媒体长时间曝光爆料;组织、强化巡视督查;制订实施《海丰县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试行)。海丰县公用事业局按照县政府提出的“根治县城卫生‘脏、乱、差’六步疗法”,大力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强化监管职能,通过宣传发动,使市民环卫意识有所提高,环卫整治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肯定、支持和配合,绝大多数居民能按时投放垃圾;协调保洁公司根据各个片区居民分布状况,布设好摇铃车的线路、停留点,为实施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让保洁公司车辆设备、保洁工人基本到位;加大执法力度,对“门前三包”不落实、垃圾乱扔乱放、偷倒建筑垃圾等行为进行处罚曝光;撤除了南门湖、红城中学、文天祥公园周边的垃圾临时停放点,清理卫生死角,并撤掉部分主干道垃圾桶,安装了美观的果皮箱,促使主次干道、沿街商铺、店面、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在海丰县城环境卫生整治90天奋战中,县城三镇、村(社区)和县直单位干部、职工,冒风雨、战高温,带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海丰县“创卫”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海丰县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重要的一环——门前“三包”,已加强管理,得到了强化。自10月20日开始,该县对乱丢垃圾、门前“三包”不落实、乱倒建筑垃圾者实行公开曝光,平均每日达10余例,至今共曝光350例,并严肃处罚。同时,16个片区及环卫股、环卫所干部及工作人员,实行全天候路面跟踪监督管理,工作时间均超过13个小时。为巩固整治成果,提升县城卫生质量,海丰县公用事业局正在深入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使环卫管理、作业规范化和常态化,实现“路面不见垃圾”的目标。(来源:汕尾日报记者 庄小杰通讯员 余作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