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来,红海湾开发区扎实推进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全面查清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危害、寄主,维护林木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给我省乃至全国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局部地方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通过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能全面、准确、客观地查清林业有害生物有关信息,对科学制定防治规划和开展预防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普查自今年4月起至明年12月结束,普查范围为该区境内的林业用地、绿化用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主要普查危害该区林木、种苗等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所有病原微生物、有害昆虫、有害植物等。为切实有效做好普查工作,该区成立普查领导小组,购置部分普查仪器设备,收集普查范围内的林业资源状况等历史资料和图片,并采取委托或招投标等形式,向专业公司或科研(教)机构购买普查服务。普查中,该区以地面调查、诱虫灯和引诱剂调查等传统、科学实用的方法,调查各种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寄主、分布、危害和传播途径等情况,拍摄有害生物形态和危害特征图片或视频,了解观察其生活史,采集、制作林业有害生物和危害状标本,并对其进行初步的种类鉴定。同时,做好调查记录,填报、汇总和整理各项调查资料,邀请市有关单位专业人员指导普查工作。 下一阶段,该区还将根据完成情况,形成工作总结报告,汇总有害生物及其危害状照片、有害生物的标本等普查资料,统一报送至市有关单位。(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林志鹏 通讯员 吴华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