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1917|回复: 1

[汕尾] “汕尾文化之旅”再度走进陆丰 五十作家领略“三甲”秀丽风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7 12: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汕尾文化之旅”再度走进陆丰.jpg
作家们在甲西“腰带石”乐善观采风。
汕尾日报记者  孙彦修 摄
    126日,由汕尾日报社和陆丰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汕尾文化之旅”再度启动,来自全市的五十名作家深入“三甲”地区,追寻历史传说,领略秀丽风光。
    作家们首先前往甲东镇麒麟山。麒麟山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山上明碉暗堡,备战工事随处可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是军事防区,曾有部队长年驻守。作家们登高山、过绿荫、走小径、攀奇崖,在山顶的灯塔旁眺大海、观浪花、看沙滩、望礁山,如临画境,心旷神怡。
    接着,作家们来到甲西镇“腰带石”乐善观,攀上数十级台阶后,奇特的“腰带石”呈现在作家们面前。只见一块巨石腰身周围有不同的石质镶嵌其中,仿佛围上了腰带。这种奇特的地质现象令作家们啧啧称奇,纷纷猜测其形成的原因。
    当天的重头戏是游览甲子“待渡山”。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相传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宋端宗赵昰及其弟赵昺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从福州沿海逃至甲子,驻扎此山,意欲东进与文天祥会师,以图东山再起,故此山得名“待渡山”。他们得到甲子邑人范良臣进食劳军,赐之为右仆射;渔民郑复翁率众勤王,被封为都统。宋端宗及其弟惊魂稍定,胆量大增,故“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现山上还有“进食亭”的遗迹,为明代万历年间参将张万纪、守备胡文恒驻甲子时兴建。“进食亭”又名“帝子亭”,内塑有陆秀夫、范良臣为宋帝进食石像,并刻有“君恩如海”四个字。“进食亭”下还建有一处“将军宿”,是为告慰郑复翁忠心报国的在天之灵而建的。
    随后,作家们前往“甲秀书院”。甲秀书院建于明代,历来为粤东文人荟萃讲学之所。 至今院内仍保存着不少历代的石碑石刻。解放后,当地人民政府在此兴办中学,历代人才辈出。院内最有吸引力的景点是“擎天石”。擎天巨石,屹立耸拔,凌空而起,大有欲冲霄汉之气概。巨石中裂,裂缝中长出一巨榕,盘根错节,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石上刻有四言诗,字大如斗,苍劲有力:“天开甲子,巨石临门。一声霹雳,震动乾坤……”其余诗句,因年久风化苔蚀,模糊不清。作家们对大自然的造化神奇感叹不已。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甲西镇博社村。作家们观看了该村造型奇特的巨石,细察摩岩石刻,探寻了该村的历史传说。直到夜色降临,才踏上了归途。(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沈洛羊)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城区开展科级干部任职培训
[汕尾资讯] “山海湖城”新风荡漾——城区农文旅融合发展
[汕尾资讯] 打好“与暴雨赛跑”的防汛攻坚战——城区党员
[汕尾资讯] 城区暴雨预警升级为红色!红海湾红色预警继续
[汕尾资讯] 汕尾市城区全域铺开“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
[汕尾资讯] 文明新风尚赋能高质量发展——城区精神文明建

发表于 2015-12-8 10: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如今的待渡山已经被各位贪玩的小学生“涂改”得不成样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