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资信 发表于 2015-12-8 12:25:22

排忧解难多善举—— 记陆河朱熹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朱炳火

在陆河县,有这么一位众口称赞的老人:早期到深圳创业,事业有成后不忘回哺家乡,这几年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关心教育、化解社会矛盾、修路建桥等公益事业……他就是世界朱氏联合会常务理事、广东朱熹学术思想研究会副会长、陆河朱熹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朱炳火。2000年朱炳火家庭荣获深圳市“五好”家庭称号,他个人于1996年荣获“拥军优属模范”称号,2014年荣获“中国创新优秀企业家”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市、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调解纠纷促进和谐 朱炳火任陆河朱熹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后,严格按照章程办事,认真履行会长职责,先后协助政府部门调解各种矛盾纠纷60余宗,在干部群众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2014年11月,落户河口镇文下村的朱某与同村群众发生土地权属纠纷,有关人员多次介入调解都未能解决问题。朱炳火获悉后,多次到该村做双方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之以法,终于使双方握手言和,圆满解决了矛盾纠纷。同年,潮惠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征用樟树头村路段部分山地,但因权属纠纷,征地工作一直被阻滞。朱炳火知道后,马上赶回村子,逐一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村民们都认识到开通高速公路的重要意义,并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征地,使征地筑路工作顺利进行。今年9月份,朱炳火还协助县、镇政府部门做好某企业进驻新河工业园区征地迁坟工作,让群众主动迁坟110座,确保了“三通一平”工作顺利推进。此外,某房地产开发商在昂湖凹建设商品房时,因打桩震动导致附近4户住户楼房出现裂缝,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并不断激化升级。朱炳火出面调解,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朱炳火不但积极配合陆河政府部门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还多次被聘请到县外帮助化解矛盾。如2012年6月,协助惠东县多祝镇调解了一起因毁坏祖祠引起的纠纷;2014年6月,协助海丰县平东镇调解两村因耕地用水问题引发的纠纷。 修桥铺路热心桑梓 “要致富,先修路”,为了让乡亲们更好更快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二十多年来,朱炳火个人捐资60多万元,为陆河县修桥铺路贡献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1986年,朱炳火回上护镇樟河村时,发现家家户户依旧点着麻油灯,于是掏出1.8万元为村买回一台变压器,并出资八千多元购回电线等线路材料,把电输送到樟树头、杨桃坑等6个自然村各家各户,使近200户家庭告别了煤油灯的历史。看到家乡村道路面坑坑洼洼,木桥被大水冲毁时,朱炳火带动外出老板捐资,为家乡铺路修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一条长1.5公里、宽3米的水泥村道出现在樟树头村,解决了多年来的行路困扰,得到了村民们的赞誉。此外,他又捐出1.8万元兴建甲坑大桥,出资1.3万元为樟树头村安装了20多盏路灯。 1988年,朱炳火发现河口墟通往北溪片田墩村的小公路破烂不堪,车辆行人过往极其不便。回到深圳后,他马上组织热心人士商议修路事项,并带头捐款6.8万元,作为修路启动资金,最终该公路经过重修后实现了硬底化。为确保该公路得到及时维护,朱炳火还个人支付3个养路工人的工资,直到2003年政府部门把该公路铺设成水泥路为止。2010年,朱炳火带头捐款,带动外出老板及各界热心人士集资近60万元,为县城人民南路大圆盘至县农机局办公楼路段铺上水泥,并完善配套公共设施,使该泥泞坑洼路旧貌换上了新颜。东坑镇飞燕村通往新东小学的路段历经风雨洗礼,路面凹凸不平,特别是雨季天气,路面泥泞不堪,小学生过往困难。2014年,通过朱炳火的努力,这条长达900多米的土路终于铺成了水泥路,切实解决了飞燕村学生上放学行路难问题。 捐资助学热心教育 朱炳火不但关心家乡基础设施建设,还热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他担任朱熹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后,迅速成立朱氏励志教育助学基金会,并和理事们一道冒风雨、顶烈日到深圳、广州发动外出乡贤捐款,不断为基金会筹资。每年,他利用北溪鹿洞祖庙演出年戏的机会,为当年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发放助学金,使每一名品学兼优的学子都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有时候,因没能及时募捐到助学资金,他和基金会成员自掏腰包,保证当年考上大学的学子助学金不落空。5年来,基金会共资助学生357人,发放助学基金几十万元,在北溪营造了人人崇学尚学的良好氛围,考上本科院校的人数与年俱增。 决不让一位贫困学生落下,这是朱炳火关心教育的初衷。2010年,河口中学一学生考上大学,但由于父母收入低,家庭生活条件不宽裕,面临着入学困难的问题。朱炳火得知后,立马为他们送去2000元,给该学生做入学报名费用,使该学生顺利入学。 为了充分发挥朱熹理学育人作用,早在1998年朱炳火就以个人名义捐资3万元,筹资20余万元,兴建了陆河河田朱熹纪念馆,在馆内完善了德育教育设施。在河口镇朱熹纪念馆设立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接受教育。2010年,他个人出资10万元,筹资700万元兴建了朱熹文公祠和朱熹文化广场,并修筑了飞燕村通往朱氏文公祠的村道,建设了朱熹文化主题网站,至目前,浏览网站接受教育人数达15000多人。此外,朱炳火还协助朱伟平老板牵头在河口镇西湖村兴建文化公园、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并进行绿化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入资金达90万元,他自己带头捐款1万元。 2015年,朱炳火个人出资购买一批《实干托起中国梦》书籍,赠送给全县21所中小学校,作为德育教育读本。广东承信朱氏企业家联谊会成立后,朱炳火任创始会长。他以筹备会议为契机,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助学”活动,目前已有7000多家企业报名加入公益活动。 竭诚奉献多善举,排忧解难美名扬。朱炳火怀着“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崇高使命,始终不懈地参与公益活动,持续以热和爱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传递正能量,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来源:汕尾日报记者洪广凭通讯员朱少镇朱冈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排忧解难多善举—— 记陆河朱熹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朱炳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