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资信 发表于 2015-12-31 12:28:56

集体荷包涨 村民收入增—— 深圳罗湖区桂园街道帮扶陆河书村村侧记

深圳罗湖区桂园街道积极创新扶贫开发思路,统筹协调,广泛动员辖区单位共同参与扶贫“双到”工作,加大人财物投入,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近期成效与长远效益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扶贫与党建相结合,扎实对陆河县螺溪镇书村村开展帮扶,三年来共筹集资金766.82万元,完成帮扶项目41项。通过发展这些帮扶项目,较大地改善了书村村基础设施状况,提高了村集体和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书村村位于螺溪镇的最北面,与揭阳市揭西县上砂镇毗邻,该村有7个自然村,有人口5083人,是一个山多田少的贫困村,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1.2万元。由于 村集体经济薄弱,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大多数村民仅能从事一些低效体力劳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结构单一。 桂园街道党工委对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高度重视。街道负责人多次带队入村调研,与镇、村干部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掌握帮扶村的基本情况,走访贫困户,了解他们的帮扶意愿和要求,据此制定了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对扶贫工作的帮扶任务、目标要求、组织机构及具体措施等进行了全面细化,规定办事处32名干部以自然村为单位,与84户贫困户进行一一对接,形成了帮扶干部和贫困户结对帮扶体制,各帮扶干部具体负责自己所对应的贫困户,确保每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都有干部去跟踪落实。 在帮扶工作中,桂园街道结合贫困村实际,认真抓好村班子建设工作,以村民自治机制的规范运行为核心,以解决问题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增强书村村班子整体合力,切实在引导村民致富的道路上发挥作用。 经过三年来桂园街道的帮扶带动,该村集体经济得到有效发展。一是根据陆河县水电资源丰富的实际,投资50万元帮扶该村参股水电站项目,确保村集体有连续15年、每年不低于10%的利率收入。二是出资20万元与书村村民合作经营生猪养殖基地, 这一项目可使书村村集体经济10年内每年再增加2万元,并且能够带动贫困户发展生猪散养以提高贫困户收入。 根据当地青梅种植业发达的优势,该街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投入27.1万元积极推动书村村青梅种植基地建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行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带动村民稳定脱贫。目前已成立了书村村绿色青梅种植合作社,该合作社也与82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签定了青梅种植产销协议,带动贫困户扩大青梅种植100多亩,产业带动初显成效。据统计:2014年已经实现收入22.96万元,平均每户收入约2800元。 从2013年帮扶开始,该街道自筹资金38万元对书村村一座被大水冲毁桥梁(陈隆地桥)进行了重建,解决了村民安全出行问题;书村村各自然村之间的道路仍然以黄泥路居多,出行不便,为此,该办事处与当地有关部门以及书村村外出乡贤共同筹集资金44.5万元修建村道2.75公里,实现了各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并自筹资金41.6万元,为书村村新修防洪堤约300米。 2013年该村因台风受灾后,该街道又出资7万元用于该村灾后紧急道路修缮工程;书村村面积15平方公里,村民没有一处户外活动场所,生病后必须去镇县才能看病很不方便,为此,该街道与当地政府以及书村村外出乡贤共同筹集资金155万元,为书村村建设了一个面积为3100平方米的村文体活动中心,该文体活动中心包括一个文体活动广场、老人活动中心和村卫生站;为解决书村村其中两个自然村村民吃水困难的问题,该办事处自筹资金14万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让村民喝上干净的山泉水;为解决村民的垃圾收集、清运等问题,桂园街道又自筹资金10.5万元购置一台8吨的垃圾转运车和80个垃圾桶。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新建的村文体活动中心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亮点工程。 同时,在桂园街道的努力下,该村各项帮扶项目稳步推进。首先,该办事处按照规定完成了书村村65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住房改造工作以及5户住房困难户的加固维修工作,共投入帮扶资金140.5万元,确保村民安居乐业,做到应改尽改。其次,桂园街道对五保户进行慰问并帮助他们参加新农合和新农保,做到应保尽保。 同时,桂园街道对考上大专以上院校的学生开展助学活动,鼓励学生学习热情,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另外,桂园街道为书村村举办农业技能培训和非农技能转移就业培训各三次,共投入帮扶资金3.6万元,三年来贫困村累计劳务输出96人次。桂园街道还对贫困村贫困户、60周岁以上的老党员、重病户开展慰问,使贫困户、老党员、重病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来源:汕尾日报记者郑冰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集体荷包涨 村民收入增—— 深圳罗湖区桂园街道帮扶陆河书村村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