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捷胜黎明书院应征稿006号
本帖最后由 硕炫 于 2016-3-3 20:23 编辑回忆彭中难忘的读书生活 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实行分配制度的20世纪90年代,拼搏进取无疑是当年读书人谋出路的好选择。我有机会从捷胜镇到海丰县彭湃中学就读,在学校大礼堂住宿(现已拆掉),并于1986年参加高考,捷胜籍的刘世良、黄淑鑫、刘锦城老师在该校工作,高中毕业班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生活,至今仍在我的脑海里留驻美好的印象,每当回忆起当年在彭中的读书生活时,无不感慨万千,难以忘怀! 一、方饭亭晨读。记得当年在彭中每天早上6时就响起床钟,同学们洗刷完之后,6时15分就到操场做早操,6时30分就是早读的时间了,同学们可以到课堂学习,也可以到学校主楼(办公大楼)后面的方饭亭学习。方饭亭是一处纪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胜古迹。方饭亭建于明朝正德十年(1515年),亭中间竖立一块大石碑,上面雕刻着文天祥的遗像及其篆体的手迹“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两侧的石柱上刻有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年)状元林大钦(广东潮洲府海阳县东莆人)撰写的对联:热血腔中祗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 当年彭中方饭亭周围的小山坡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真像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所描写的“百草园”,所以方饭亭就成为当时同学们晨读的抢占高地了,可以说那是大家晨读的乐园!你看,这边是三五成群的同学坐在方饭亭的石阶上看课本,那边有同学就地取材,用掉落的小树枝在沙地上默写英语单词和句型,而有的同学则在树林的小道上漫步,默背课文内容﹍﹍方饭亭周围同学们的学习情景,构成了一幅求学奋进的美丽画面!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中,学子们怎不会被文天祥这位民族英雄的忠诚所感动?怎不会让人激发出“见贤思齐”、“奋发有为”的志气呢?我喜欢在方饭亭晨读!是它让我明白了读书的作用,给了我奋进的动力,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使我受益颇多! 二、教室里夜读。当年在彭中的夜读(也叫晚自修),时间从晚上七时开始到十时。我们在学校新建的教学大楼最高一层学习,有时先到教室,同学还没来,我就在教室里唱唱歌曲,一方面为自己壮胆,另一方面为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那时唱的有《少年壮志不言愁》、《故乡的云》、《大海啊故乡》、《映山红》、《渔家姑娘在海边》等歌曲。当时,教学大楼外面都是田野,晚上从教室里面望出去,只见黑蒙蒙的一大片,在夏夜里,还能听到田野里传来的一阵阵悦耳的蛙声,可以远远闻到沁人心脾的稻花香。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了初中读过辛弃疾在《西江月》一词中所写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季不正是我们要参加高考,期盼丰收的季节吗?一想到这,同学们自然在夜里奋读备考。由于当时教室里没有安装空调,只能开窗通风纳凉,自然风虽然好。但是,田野里的蛾虫也常常乘风飞到彭中教学大楼来凑热闹。夜晚中,彭中教学大楼教室里明亮的日光灯,把夜空照亮成不夜天,引来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蛾虫,它们争先恐后地扑向亮着的灯管,有的蛾虫被发热的灯管灼伤后,就从上面掉下来,落在下面奋读同学的头顶上面,或者飞到同学的脸庞上。这可害苦了夜读的同学,因为这些蛾虫身上的粉有毒,人的皮肤被感染了会发炎、生病。当时,我们班就有一位坐在前面的女同学因被蛾虫飞到脸庞上而得病,她请假回家治疗了近一个月。当她重新回来上课时,她的脸脱了一层皮。女孩子爱美,原本天真活泼的她,在发生了这次意外之后,可能对她的心里造成了不少影响。后来不知何因,不久这位女同学再没到班读书了。 当年在彭中夜读的惊险,现在想起,不禁使人心有余悸,在庆幸自己平安无事的同时,也为那位当年因蛾虫扑面而染病的女同学祈祷,因那次意外,她那年没有参加挑选考,也没有参加高考。愿她一切安好! 三、应邀吃丁茶。来彭中读书前,我就有听家里人讲过,海城人过年时很时兴“吃丁茶”,海城有的乡村在农历正月初十就开灯,要请亲戚朋友吃丁茶,取旺丁旺财的好意头,海城一般以农历正月十三日开灯的最多。我们高三毕业班,那一年提前开学,农历正月十一日就到学校上课,学习时间不变(包扩晚自修)。农历正月十三日晚上,我与住宿的同学一起在教室里学习,海城没有住宿的同学也来学校晚自修,当我们学习到八点多钟时,在海城里住的两位同学邀请我们三位在校住宿的同学到他们家“吃丁茶”,我们毫无准备,起初老是推辞,同学盛情难却,只好应邀去他们家“吃丁茶”。 坐同学的自行车到他家里去,转几条巷就到了,同学的家长很热情,她拿出了一大盘早已准备好的“丁茶”配料,主要有:蜡肠、瘦肉片、虾仁、鱿脯、粉丝、荷连豆、香菜、炒米、炒花生等,还有一窝热气腾腾的猪骨头水。她招待我们坐好,说是白天怕影响我们上课,所以就请大家晚上来“吃丁茶”, 同学就像兄弟般,不用客气的,有好吃的尽管来吃,“丁茶”做得不好吃别嫌就是了。我们一边聊家常,一边品“丁茶”。一碗“丁茶”将要吃完时,同学的家长马上再给我们添一碗,说是好事要成双呢!这样我们也不好推辞。向同学的家长道谢后,另一位同学接着邀请到他家去“吃丁茶”,我们同样受到他家长的盛情款待,当我们提出只吃一碗时,他家长就劝说:后生仔消化力好,再吃一碗,好事成双,今年高考平安大吉,顺顺考中!同学家长的美言相劝,看来,今晚我们只好毫吃“丁茶”了。 现在想想,那一晚“吃丁茶”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感觉特好,真切地体验到了地方的民俗风情,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真诚的友谊! 四、参加挑选考。20世纪90年代的学子要参加高考没直通车可乘,首先要过挑选考这一关,挑选考是人们文雅(斯文)的说法罢了,说白了就是淘汰考。学校通过考试,把一部分成绩低的同学淘汰出参加高考的队伍,这样可以提高大专入学率。挑选考往往与毕业考同时进行,考试是学校的老师自己评卷的,一般在高考前一个月前举行。为了先冲过挑选考这一关,同学们都是奋力苦读,不敢松懈,经常是挑灯夜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挑选考与毕业考同时进行了,三天全神贯注的答卷,大家就等学校公布成绩。考完挑选试后,学生休息两天,让老师评卷,然后公布各人考试成绩和参加高考的名单,这也是一次让人提心吊胆的事情,毕竟是关系到能否拿到参加高考入场券的问题。 公布成绩那天,自我感觉不佳的同学就不去班里露面了,只是暗中交代同学通报考试成绩信息。我当时跟其他同学在班里等成绩的公布,还好,参加1986年高考有份,个别科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正当我为自己能够拿到高考入场券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我得知同班同宿舍的同学没有入围,不能参加高考而感到遗憾。因为他是一位勤奋学习的同学,挑选考真的是太残酷了,一些学习认真而总分没有达标的同学都被淘汰了,这让我们体会到了学习也是聚散无常。令人欣慰的是那些挑选考没有入围的同学能泰然面对现实,重拾生活的信心,有的同学在以后的干部考试中被录用,现在被提拔到了科级以上的领导岗位。对于读书人而言,此路不通,他路通,反正天无绝人之路。 挑选考让我们认识到了人世间竞争的客观存在,明白了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把握发展机遇,就能创造人生新辉煌的道理。 彭中当年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生活,真诚的同学友谊,是我受用无穷的精神财富! 忆念以前在彭中的读书生活!
作者:006号写于2016年2月28日
(版权归黎明书院所有,不得转载,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关注 质朴的语言中,饱含着对过去读书生活的怀念之情,特别是同学之间的真诚感情。作品欣赏了。{:5_142:}{:5_142:} 求学事,同学情!欣赏,沉思!
学生时代的画面一幕幕闪过{:5_142:}{:5_142:}{:5_142:} 欣赏佳作! 忆苦思甜好! 水仙花 发表于 2016-3-4 13:18
欣赏佳作!
的确是好作品。欣赏了{:4_102:} 关注哥 发表于 2016-3-3 20:52
关注
谢谢关注。 东方红日 发表于 2016-3-3 20:52
质朴的语言中,饱含着对过去读书生活的怀念之情,特别是同学之间的真诚感情。作品欣赏了。{:5_142 ...
谢谢你的点评。 海风大网佬 发表于 2016-3-3 23:06
求学事,同学情!欣赏,沉思!
谢谢关注。 糖妹 发表于 2016-3-4 09:50
学生时代的画面一幕幕闪过
谢谢关注。 长相思 发表于 2016-3-4 15:33
的确是好作品。欣赏了
谢谢你的关注与点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