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治理“脏乱差”——海丰县公用事业局整治县城市容环境纪实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海丰县城人口剧增至40万人,市政基础设施负荷超载,加上部分市民环境卫生意识淡薄,让县城陷入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脏乱的困扰。海丰县公用事业局干部职工,扭住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这一目标,实现了市容市貌管理的重大突破,真正形成了县城“卫生革命”的态势,打响了综合治理“脏乱差”的攻坚战。 刮起“卫生革命”潮 该局以依法、规范、长效管理为目标,重拳出击、联合出招,将县城划分为16个片区,实行网格化管理,督促保洁公司按照合同条款落实保洁车辆、设备和保洁工人,协调保洁公司根据各个片区居民分布的状况,布设好摇铃车的线路、停留点,为实施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 同时,制定《文明公约》、《保洁通告》和《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县城三镇及社区干部、社区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等把宣传资料发放至广大居民户,动员户户签订承诺书。在各区域、小区显眼处、楼梯口、电梯内张贴“听广播、投垃圾”公告,向居民户派发卫生宣传礼品扇子,温馨提示“听广播、投垃圾”时间及具体事项。此外,撤除了南门湖、红城中学对面、文天祥公园边等垃圾临时停放点,清理卫生死角,撤掉县城所有垃圾桶,并在全县主干道安装了近2000个美观实用的果皮箱。 卫生执法监管铁手腕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县各相关镇和单位抽调140人,与该局人员组成环境卫生联合执法队,加大执法力度,与沿街单位、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根据环境卫生有关处罚条例,在县城三镇开展卫生执法,并运用海丰广播电视台、海丰报以及互联网、微信、手机信息等媒体和平台实施舆论造势,宣传卫生保洁工作的好做法、好典型、好人好事好风尚。对工作不力的单位以及“门前三包”不落实、垃圾乱丢乱放、偷倒建筑垃圾影响市容市貌的现象及行为予以曝光、处罚。自开展“卫生革命”以来,处罚和在电视曝光违规居民住户、门店共计700多家。 在突发自然灾害时,该局以群众利益和安全为己任,及时组织人员疏通水沟道路,排除安全隐患。如去年5月20日,该县遭受连续特大暴雨,县城地区出现严重内涝。该局及时启动抗洪抢险应急机制,组织100多名干部职工全力投入抗洪抢险工作。主动协助受灾群众转移受浸财产,减少人民群众经济损失,雇请运输车辆一批,清理灾后道路淤泥、杂物、浸水废弃物、垃圾约1000车次4000多吨,为维护县城干净的卫生环境,防止灾后疫情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综合整治下真功 该局按照县“创文”的工作要求,制定了《县城市容市貌整治工作方案》,对临时摊档的经营地点、范围、时限等情况进行全面登记造册,与经营摊主签订承诺书,落实卫生和安全责任。并突破重点,把“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的二环路城东狮山市场路段设定为市容市貌“严管路”,实行严格管理,使昔日摊挡车辆乱停乱摆乱放的老大难区域终以其整洁的面貌赢得了各方的称赞。 该局联合县城三镇和公路、公安等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拆除了县城主次干道违章设置的广告牌;对海银路、福临坑四化路、广富路、红城大道、青年干渠路、解放北路等20多条主次干道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物强势拆除,加强县城主干道、农贸市场周边占道经营的整治。系列整治行动共清理拆除违章广告牌近2000块,拆除违法建筑物1295处,遮阳棚1358个,没收占道移动式广告牌1600多块。 助推县城扩容提质 二环路升级改造对于提升海丰县城形象和城市品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局作为二环路升级改造业主单位,摆正自身位置,一切行动服从县升级改造指挥部的领导,听从指挥、主动配合道路设计、拆迁、施工管理等工作,促使二环路主体工程在春节前基本完工,并全面启动 “智慧海丰”亮化工程,预计年底前全面完工。 为规范县城垃圾转运工作,该局边做好县城环境整治工作,边想方设法择址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和建筑垃圾受纳场。目前,附城生活垃圾中转站完成部分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调试,并已投入使用;海城垃圾中转站已落实择地及设计工作。(来源:汕尾日报通讯员 曾国明 陈土财 何海平){:4_102:} {:4_10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