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得 发表于 2016-10-4 15:36:24

学发劲也要由慢到快,由快到熟,由熟到随心所欲。{:5_177:}{:5_155:}

血流得 发表于 2016-10-4 15:36:32

太极拳除适时的刚发外,更多的是以小力胜大力,以慢胜快。{:5_174:}

教育之声 发表于 2016-10-4 17:31:39

当具有了一定的刚力基础,再把内劲功力过渡到动作自然、轻松的技巧之中。

教育之声 发表于 2016-10-4 17:31:48

长时间的习练柔化运动,久而久之便练得棚劲弹力随心用,胸腰叠化随气行。{:5_142:}{:5_148:}

飞过日 发表于 2016-10-5 00:46:18

玉液 发表于 2016-10-4 13:22
多谢

{:handshake:}

四海之外 发表于 2016-10-5 10:04:45

太极拳内劲在内不在外,它是在长期通过意识统率下,使呼吸与动作相结合锻炼,在精神意念贯注之中,体内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既刚硬又柔软的劲力。{:5_142:}

四海之外 发表于 2016-10-5 10:06:08

血流得 发表于 2016-10-4 15:35
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 ...

对。凡是武术大家都是研究好几种的门派的

四海之外 发表于 2016-10-5 10:06:20

血流得 发表于 2016-10-4 15:34
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 ...

对,至理名言

四海之外 发表于 2016-10-5 10:06:32

玉液 发表于 2016-10-4 13:23
多谢两位

很有礼貌{:4_102:}

珊瑚 发表于 2016-10-5 10:59:29

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手、贤哲们编创,把太极阴阳学说全面地结合于人身、肢体的运动。

地方历史 发表于 2016-10-5 11:35:38

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手、贤哲们编创,把太极阴阳学说全面地结合于人身、肢体的运动。{:5_142:}

地方历史 发表于 2016-10-5 11:35:50

血流得 发表于 2016-10-4 15:35
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

对,说得好{:4_102:}

地方历史 发表于 2016-10-5 11:36:10

血流得 发表于 2016-10-4 15:35
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 ...

很不错的一种养生技击术

性自园 发表于 2016-10-6 09:29:02

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

性自园 发表于 2016-10-6 09:29:12

血流得 发表于 2016-10-4 15:35
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

对。说得不错

性自园 发表于 2016-10-6 09:29:23

血流得 发表于 2016-10-4 15:35
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 ...

对。很有道理

性自园 发表于 2016-10-6 09:30:17

太极拳内劲中的刚发,是在得机得势时,即“中实”之后的突发,这时内劲的来源是靠后足蹬地的反作用力推动整体,在后足蹬地发内力的瞬间,后胯往下坐,前腿膑骨向前指,前脚猛然往下一沉,压缩横膈腊膜,使腹腔突然膨胀,肚皮绷紧,好像一在块石头落入水中,一下子把水溅物很高。要求小腹突然一震,腰部用力,这时是力由脚起,集中于腰肾,意念经脊骨、膻中,再经肩井布于两膊,达于手指。{:5_142:}

性自园 发表于 2016-10-6 09:30:28

性自园 发表于 2016-10-6 09:30
太极拳内劲中的刚发,是在得机得势时,即“中实”之后的突发,这时内劲的来源是靠后足蹬地的反作用力推动整 ...

这样发力,实际上是在瞬间调动和集中全身各处潜在的强大的内功力量,恰好对准其被引化落空的不平衡处,如激光冲射出去,这种高压式的内劲功力,是无坚不摧的。{:4_102:}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太极拳内劲功力训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