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实施 “十项”举措 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
陆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文工作,近期推出 “十项”新举措,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并建立健全常态保洁机制,取得良好效果。一是划分片区管理。该县将县城划分为五大片区,按照片区划分范围,把各片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同时,把公用事业局环卫站130人分配到五个片区,承担各区的庭院保洁及垃圾收集、倒运工作。该县决定用两个月时间,积极开展垃圾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尤其是根治城市“牛皮癣”问题。二是统一垃圾收集时间。该县卫生保洁工人每天定时、定点到垃圾投放点收集垃圾。三是处罚曝光不留情。该县设立了“创文曝光栏”,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并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随意丢放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11月15日中午,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门前满是纸屑,被县创文工作领导小组巡查人员发现后给予曝光处理,成为该县首家因“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而被曝光的单位。 11月10日,该县综合执法大队在执法时先后发现彭某在县城河田镇九花塘路口往河里乱倒建筑废渣,汕尾信贷公司业务员郑某在县城电信局大门对面的电线杆上乱张贴小广告,执法人员根据《广东省城市市容和卫生管理规定》和该县创文工作的管理规定,依法对彭某、郑某分别罚款500元。四是落实“16小时保洁”制。该县实施保洁员“16小时保洁”制度,各片区人工与机械作业交换进行,同时落实各个片区保洁监督机制,每天由该县公用事业局进行检查,保证各片区保洁工作落到实处。五是冲洗路面保干净。该县购置大吨位的道路清洗车,安排人员对县城所有主干道每天至少冲洗一次,保证路面干净,没有明显的尘土。六是安装果皮箱。该县将在县城所有的道路安装果皮箱,确保路上行人要丢弃的纸巾、饮料瓶、烟头等投放有处。七是落实建设四个垃圾转运站。该县针对县城现有一个垃圾中转站和一个垃圾转运站的实际情况,增加四个转运站。同时,针对建筑垃圾偷倒行为,该县明确要求所有建筑垃圾要送到消纳场统一收集处理,对于偷倒垃圾行为要予以曝光和进行严厉处罚。 八是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由该县公用事业局对“门前三包”范围进行界定,发现不文明行为都要进行曝光、处罚,并要求县直单位要带头搞好“门前三包”,把形象树立起来。九是加强建筑工地管理。针对一些建筑工地的建筑材料占用路道、阻碍交通的现象,由住建、公安、公用事业等部门牵头负责,在半个月内彻底清查整治,还群众一个通畅的交通环境。十是加强宣传。该县大力宣传《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发动“工青妇”、教育等部门开展 “小手拉大手”活动,同时通过县政府网站、陆河宣传网、陆河宣传及各镇微信公众号开设“创文进行时”专题专栏20多个,新增户外公益广告牌30多个,悬挂创文宣传标语 850多条,乡村大喇叭每日两次播放文明创建倡议书,县电视台不间断滚动播放创文标语,形成多形式、多载体、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攻势,将创文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扎实推进陆河文明创建工作。据统计,半个多月来,该县城乡共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120多次;出动县、镇、村三级干部群众13000多人次;发放“小扇子”等宣传资料35500多份;到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文明公约”16500多份;清洁县城牛皮癣5930多处(点);清除卫生死角4000多处。(来源:汕尾日报记者 洪广凭 通讯员 马文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