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7-4-25 22:05:00

《人民的名义》缺失了什么

            《人民的名义》缺失了什么                                 
                陈治赠    2017年4月25日
      电視连续剧《人民的名义》,打响了反腐题材的第一炮,在社会引起的震撼性非同凡响。无论在官场还是民间,都会留下异常深刻的思考。《人民的名义》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揭示了一个尖锐而又触目惊心的话题:不反腐就要亡党亡政!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中华至理名言,恒久不变的规律。所谓“水”,泛指人民。所谓“舟”,泛指政权。
      人民的范涛,包括工、农、兵、学、商、官各阶层。但人民的主体是工、农。主力却是农民。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离不开中国农民汹涌澎湃的唾弃与拥戴。
   为什么将“官”归入人民的范涛?这是因为无论什么朝代,无论是什么“官”,都不是从棺材爬出来的,归根到底是来自农民阶层。工人是从农民阶层分解出来的。官员的出身,一代也好,二、三代也罢,追本溯源,莫不是出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更为关键的是,官员的“变态”、“反水”,是政权的掘墓人,“覆舟之水”的巨大支流。
       中国的官场腐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伤害相当普遍。受害最深的是农民群体。如果说,《人民的名义》所反映的“大风厂”工人“流血又流泪”,他们起码有个“流泪”的地方,有个共患难的退休老同志。那未,《人民的名义》所反映的“光明区”近千亩的土地价值10亿,“丁区长”一句话,就以5千万的白菜价“依法依规”落入利益集团的私囊。1—45集,竟然看不到失地农民可以在哪个角落维护合法权益,竟然没有人义愤填膺,拍案而起为失地农民讨公道。那个“光明信访室”,则没有农民的身影。说明受害最深的失地农民,找不到哭的地方。
      是剧作者无意疏忽还是刻意避忌?是失地农民已经心死还是《人民的名义》容纳不了失地农民的呼声?笔者不敢妄加揣测。但《人民的名义》缺失了农民,也就缺失了“大半个中国”。《人民的名义》1—45集,也就辜负了“人民的名义”。






http://www.swsm.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缘来缘去的微博

老知青 发表于 2017-4-26 08:33:53

{:4_109:}{:4_102:}

11221371 发表于 2017-4-26 09:27:31

“光明区”近千亩的土地价值当时应该也就值5千万,主要原因是工业用地,污水横流,一个大大的排污口在那里排水。后来土地性质更改后,才值得10亿。但正常情况下,要更改土地性质没有那么容易过吧,所以才有公安厅长后面那句话,“三年内,你将土地使用性质改为商业用地,到时少不了你的好处”。如果没有那个好处,那块地说不好什么时候才能转为商业用地,也就没有后面的10亿了。
至于没有体现失地农民上访,估计有多个原因。比如不利于剧情,也可能是没有农民上访(看过原著的不妨透露下,个人的看法是:比如汕尾碧桂园,现在看一期时的征地地价肯定便宜,但你不能因为现在那边地价涨了,人家不补偿差价就去上访吧)。
所以我认为,剧中的场景设置,应该还算合理的。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7-4-26 09:56:27

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17-4-26 10:24 编辑

      ------光明区”近千亩的土地价值当时应该也就值5千万,主要原因是工业用地,污水横流,一个大大的排污口在那里排水。后来土地性质更改后,才值得10亿。但正常情况下,要更改土地性质没有那么容易过吧,所以才有公安厅长后面那句话,“三年内,你将土地使用性质改为商业用地,到时少不了你的好处”-------
            剧中所点示的是利益集团如何巧取豪夺。

   多谢关注,请多交流。{:handshake:}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7-4-26 09:59:30

老知青 发表于 2017-4-26 08:33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7-4-26 10:00:47

11221371 发表于 2017-4-26 09:27
“光明区”近千亩的土地价值当时应该也就值5千万,主要原因是工业用地,污水横流,一个大大的排污口在那里 ...

剧中所点示的是利益集团如何巧取豪夺。

多谢关注,请多交流。{:handshake:}{:handshake:}

1066892944 发表于 2017-4-26 10:02:32

陈老如此有深度的思考,给人以启发,

瓦拉瓦拉 发表于 2017-4-26 10:06:50

11221371 发表于 2017-4-26 09:27
“光明区”近千亩的土地价值当时应该也就值5千万,主要原因是工业用地,污水横流,一个大大的排污口在那里 ...

看了最新的一集,那地方就是山卡拉的地方,排污管的污水直流,那地方真的是不值钱,值钱是后面建了山水集团,还有政府的新的规划才值钱起来,就算是强取豪夺,因为地不值钱,可能村民也没怎么去争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剧情需要,剧情根本不需要交代这件事,这不是重点。

瓦拉瓦拉 发表于 2017-4-26 10:12:58

【但《人民的名义》缺失了农民,也就缺失了“大半个中国”。】这么说,太片面了,剧中所讲的以人民的名义反腐败,剧情重点还是反腐败上,这种无关剧情的小细节就要纠结那么多。看个电视剧就好好看,不要妄加揣测什么。凭空添加自己那么多主观观点再里面去。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7-4-26 10:15:14

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17-4-26 10:27 编辑

1066892944 发表于 2017-4-26 10:02
陈老如此有深度的思考,给人以启发,
    中国农民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是主力军。

   《人民的名义》缺失了农民,也就缺失了“大半个中国“。
      就剧议政,共同探讨。多谢关注!{:handshake:}{:handshake:}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7-4-26 10:23:27

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17-4-26 10:27 编辑

瓦拉瓦拉 发表于 2017-4-26 10:12
【但《人民的名义》缺失了农民,也就缺失了“大半个中国”。】这么说,太片面了,剧中所讲的以人民的名义反 ...
这是反腐大剧,不是胡乱戏说。如何思考,见仁见智。多谢关注,点评。{:handshake:}{:handshake:}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7-4-26 10:23:41

瓦拉瓦拉 发表于 2017-4-26 10:12
【但《人民的名义》缺失了农民,也就缺失了“大半个中国”。】这么说,太片面了,剧中所讲的以人民的名义反 ...

多谢关注,点评。

11221371 发表于 2017-4-26 14:45:18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7-4-26 10:00
剧中所点示的是利益集团如何巧取豪夺。

多谢关注,请多交流。

其实我个人觉得巧取豪夺的味道不算重,更多的是官商之间的利益交换和利益输送。

满堂红 发表于 2017-4-26 15:57:08

{:4_105:}{:4_109:}{:4_120:}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7-4-26 23:07:28

      丁区长”一句话,就以5千万的白菜价“依法依规”落入利益集团的私囊。1—45集,竟然看不到失地农民可以在哪个角落维护合法权益,竟然没有人义愤填膺,拍案而起为失地农民讨公道。那个“光明信访室”,则没有农民的身影。受害最深的失地农民,找不到哭的地方。

瓦拉瓦拉 发表于 2017-4-27 13:10:14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7-4-26 23:07
丁区长”一句话,就以5千万的白菜价“依法依规”落入利益集团的私囊。1—45集,竟然看不到失地农民可 ...

因为跟剧情无关!重点是看中央如何反腐,而不是在于这些细节。再说那地方很贵???污水横流的工业用地如果不是山水集团购买,恐怕那地方还是烂地一片,就好像东海的荒山铺以前没人要,1平方卖1快钱都不奇怪。现在大家都知道政府要大力发展那边,低、地价才高了起来。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7-4-27 15:25:48

       中央如何反腐?上不封顶,老虎蒼蝇一齐打,贪官不上极刑,红色通缉令......

      剧中所指的那块地的差价,我的理解是揭示官商勾结的利益集团如何巧取豪夺,其主要手段就是改变土地用途。剧中没有农民特别是因官场腐败而失地农民的身影,《人民的名义》就失去了一大半的人民。

      支持先生的看法,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寸土寸金,昨天与今天,时价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我的看法,“先卖地光荣”,“后卖地暴富”,这是宿命。

      再次感谢先生及诸位网友关注。{:handshake:}{:handshake:}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7-4-27 15:27:49

满堂红 发表于 2017-4-26 15:57


谢谢!{:handshake:}{:handshake:}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人民的名义》缺失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