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边是海 发表于 2018-9-23 09:34:15

今日秋分

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93638454.png李霈韵 摄2018年9月23日戊戌年(狗年八月十四)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分”为“半”之意按中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秋分,昼夜平分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也称降分过了秋分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气候逐渐由热转凉南方也开始入秋啦!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1628614502.gif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一年辛勤盼个秋,棉花拾净才说收。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梨行卸了梨,柿子红了皮。
  秋分过后,天气渐冷!  秋分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3737003244.png张斌 摄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1. 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  2. 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  3. 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  你那里现在几度?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过了秋分,记得一定要添加衣物!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2387924559.png图片来源:Sipaphoto 版权作品 禁止转载
  二候蛰虫坯户:  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巢穴中,并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防止寒气侵入。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703832660.png陈超 摄  三候水始涸:  降雨量开始减少,天气干燥,河流湖泊中的水汽蒸发快,甚至很快干枯。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900506740.png陈剑飞 摄  秋分时节有啥习俗?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3242779798.jpg  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后来因为秋分这天不一定都有圆月,于是就移到了农历八月十五,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岭南地区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  送秋牛  在古代,秋分时会在二开红纸或黄纸上印全年农历节气,再印上农夫耕田图样,挨家挨户去送,名曰“秋牛图”。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1732155780.png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会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煮好数十个,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3528590062.png王卉 摄  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每年春分或秋分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有不少人“立蛋”。挑选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把它在桌子上竖起来。  品秋蟹  秋分时节,蟹肉肥美,正是吃螃蟹的好时候。但螃蟹性寒,切勿大量食用。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2712436118.png蒋忠贵 摄  吃桂花鸭  在南京,秋分时节则流行吃“桂花鸭”,用普通的盐水鸭,以桂花卤入味。“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上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  放风筝  秋分期间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大人小孩齐上阵,放飞的不只是风筝,还有满满的快乐……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4166340270.png梁犇 摄  秋分初始,正是踏秋好时节!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2048645288.png梁静 摄  最适合养生的节气到了!  秋分节气降水逐渐减少,秋风凛冽干燥,病菌蠢蠢欲动,此时最需润肺防燥,增强身体抵抗力。  收养神气 保持平和  秋分时节,养生保健的首要原则是顺应节气,收敛神气,保持平和心态。即在精神情志方面要收敛各种嗜好、欲望,保持宁和的心境,“使志安宁”,顺应秋之“容平”。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174406477.png宋广兴 摄  注意饮食 润燥补气  秋分前后天气比较干燥,红薯和胡萝卜这两种食物都有很好的润燥作用。  · 胡萝卜不仅可以调节“温燥”的平衡,还能补气、消食。  · 红薯可以温热养肺,同时也可以润肺。  · 此外,坚果、秋蜜等也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效果。  秋季是胃病的多发季节,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朋友,更应格外小心,以防旧病复发。  秋季穿衣 要冻也要捂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过,这是相对而论的,是有条件的。  年轻人、身强力壮之人,添加衣物的时候可以晚点、强度都可以稍大些;  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特别是心脑血管功能不健康的老年人,则要注意分寸,甚至要春捂秋也捂。  因为深秋季节气温变化大,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会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也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即使正常的秋冻,头、肚脐、脚是要严加保护的。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3783898882.png张瑶 摄  头  入秋后外出的时候最好戴帽子,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额头上出汗水时不能见风。这是因为头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大部。  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四肢血管病的人,以及四肢不温的人和易感风寒的人,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  肚脐  温暖肚脐可以鼓舞体内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还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  脚  脚是人体各个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因此,血液流经的路程也最长,而脚又汇集了全身的诸多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足部寒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所以秋季睡前泡泡脚是个非常好的选择。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1543928698.png韦亮 摄  轻缓运动 循环气血  秋令时节,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秋季以养“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实在没时间,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钟,也大有裨益。  此外,可选择一些宁心安神的娱乐活动,如书法、绘画等,也可登高望远,以开阔心胸,使内心豁达,从而安定神志。  秋分诗词鉴赏
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1105702097.png宋广兴 摄《晚晴》杜甫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送僧归金山寺》马戴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再过王辂原居纳凉》周贺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闻。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怀潘鄮屋》陈允平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雁烟迷晓树,虫露湿香芹。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八月四日晚霹雳碎大柳木》楼钥秋分雷自合收声,白露明朝忽震霆。怪得坐中惊欲倒,邻墙老柳碎中庭。《秋分日忆用济》紫静仪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http://www.chinanews.com/cr/2018/0923/1143516384.png李霈韵 摄  秋天会离开,春天会回来  季节更替,愿陪伴你的人永远都在  岁月流转,愿你的梦想慢慢实现  愿你在春华秋实的岁月里成为更好的自己愿你不负韶华,不负春秋!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