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百城新房价格整体趋稳 机构:土地市场热度下降
本帖最后由 非孤独患者 于 2018-12-20 11:58 编辑原标题:2018年百城新房价格整体趋稳 机构:土地市场热度下降
2018年,各地坚持因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地方调控主体责任,房地产市场整体保持稳定运行。
中国指数研究院18日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2018年总结暨2019年展望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整体趋稳,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土地推出和成交继续增长,热度明显下降,流拍突出;前11月20家品牌房企累计销售额达到42893亿元,较去年同期提高26.2%,房企普遍业绩保持增长、拿地放缓。
报告预计,201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市场规模高位回落,新开工、投资中低速增长”的特点,商品房价格“稳”字当头,并且不排除微幅下跌的可能。
政策:供需两侧精准调控,引导预期回归理性
报告分析指出,各地延续2016、2017年因城施策的调控风格,在需求端继续深化调控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化市场监管,坚决遏制投机炒房,保障合理住房需求。在供给端则发力住房供给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共有产权住房等保障性安居住房,增加有效供给比重。
“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概率较大,很难出现轻易转向。”报告认为,2019年,面对复杂的调控环境仍然是企业的常态,特别是因为棚改调整、供给放大带来的影响,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难度会进一步加大,需要企业未雨绸缪。
价格:百城价格整体趋稳,三线城市涨幅回落明显
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100个城市房价情况显示,今年以来,百城均价各季度累计涨幅较去年同期均收窄,整体价格趋于稳定。从各级城市来看,2018年1-11月各线城市累计涨幅较去年同期均收窄,其中三线城市累计涨幅回落最明显。
报告预计,在当前政策稳定的前提下,2019年房价有望进一步趋稳,部分之前涨幅过大的城市房价将延续调整态势,特别是热点城市的二手房价会率先出现变化;而三四线城市房价上行动力也会明显趋弱,部分无人口产业支撑的三四线城市更会进入下一轮的市场蹉跎期。
土地:推出和成交继续增长,热度明显下降,流拍突出
报告统计结果显示,2018年1-11月,住宅、商办用地推出面积继续增长,其中住宅用地增幅较为显著。截至11月,全国300城共推出各类用地21.2亿平方米,总面积超过2017年全年,同比增长25.6%。
成交方面,各类土地成交面积持续回升。1-11月300城各类用地共成交17.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2%,其中,住宅用地成交7.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5%。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来,土地流拍数量明显增加,流拍宗数占总推出宗数的比重达到峰值。2018年1-11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流拍700宗住宅用地,总规划建筑面积为8534万平方米,约是2017年全年流拍地块总规划建筑面积的2.9倍。从占比来看,流拍宗数占总推出宗数的比重为7.8%,为2010年以来的最高值。
报告分析认为,原因在于房地产供需两端信贷资金逐渐收紧,加之土地出让限制政策频出,竞自持、竞配建、限房价等逐渐成为重点城市推地的基本要求,部分附带条件过多的地块以及非优质地块遭遇流拍。
企业:业绩保持增长、拿地放缓,强化现金流管理
报告统计,2018年1-11月,20家品牌房企累计销售额达到42893亿元,较去年同期提高26.2%;累计销售面积316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5%。具体来看,上半年20家品牌房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2.1%。进入三季度,房企积极出货,但项目去化不及预期,企业销售业绩同比增幅较上半年收窄近8个百分点。四季度,企业加快推盘、积极营销冲刺全年业绩目标,整体销售规模仍将保持高位。
拿地方面,企业态度谨慎,土地投资热度下降。 2018年1-11月,20家代表企业累计拿地2607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5%;累计拿地金额12012亿元,同比下降29.0%。20家品牌房企拿地金额占销售金额的比重为28.0%,较2017年显著下降TOP10企业1-11月拿地金额占TOP50企业的42.7%,大型房企土地资源优势凸显。
报告进一步指出,2019年,在市场调整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品牌企业还应该不断围绕投资和营销两个抓手、顺势而为,积极优化市场布局与产品结构,随行就市强化推盘和价格策略,才能实现过渡期的稳定与增长。
来源:人民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汕尾市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