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减负
为教师减负,必须减轻社会各方面对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把孩子的教育都交给了学校和老师,自己落得清闲。学校成为孩子们的第二家庭,教师成为孩子们的第二父母。如果孩子们出了事,无论是不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长们要向学校和教师讨个说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先追究教师的责任。此时家长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成为了一只凶恶的狼,扑向教师先吃掉他。教师们都怕被狼吃掉,个个精神紧张,精神负担重啊!
有些政府部门把学校和教师当成自己的财产和表演的场所。今天这个部门来检查卫生,明天那个部门来检查安全,后天还有一个部门来检查普九,再后一天还有一个部门来检查远程教育,等等。他们来检查,学生们要打扫卫生,教师们要整理各种档案。教师们被整理各种档案所累,有的档案得几个月整理。
人多一点的学校,抽出专门人员搞档案,人少一点的学校那就糟糕了,全员上阵,于是教师们只好停课、加班加点搞这些无用的、虚假的事情。做教师真累啊!
{:5_142:} 要减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
设置上我们要抓规范,除教育部门以外, 其他部门不得自行设置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确需开展的要商教育部门,按照程序报批后才能实施。
评价上要重实绩,坚决克服重留痕、轻实绩的形式主义的做法,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应用程序)等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者录制视频等方式来代替对实际工作的评价。不能工作刚刚安排好就马上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清理上定目标,经过清理,确保对中小学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清理后保留的事项要实行清单管理。
要减社会事务进校园
主要有六个大类,对扶贫任务要充分利用校园和课堂,通过扶智方式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多做贡献。对重大专项任务确需中小学教师参与的,由教育部门严格按照要求依程序统筹安排。对城市创优评先任务,原则上不得安排教师们上街执勤或者做其他与教师职责无关的工作。对街道社区的事务,要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情况下,积极吸引中小学校参与社区建设的相关活动。对教育宣传活动,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融入教学安排,不得重复安排。对于强制摊派无关事务的,我们要坚决杜绝,不能随意让学校停课、出场地、出人参与举办有关活动。
要减报表填写工作
规范精简各类报表填写,要统筹安排各类报表填写工作,避免教师重复报数据,多头填表格。规范教育统计和调研工作,除国家统计局外,其他部门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统计工作须向同级政府统计机构报批备案,针对中小学教师开展的调研活动,需经教育部门同意并部署。提升数据采集的信息化水平,要健全各类教育信息数据库,努力做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让信息多跑路,教师少跑路。
要减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
从严规范借用行为,对于借用中小学教师参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任务的,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情况下,应经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同意,并报同级党委审批备案,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从严规范培训活动,除人社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的培训以外,避免安排中小学教师参加无关的培训活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