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说;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次疫情让人自然地想到2003年的“非典”,初中年级的同学们那时候尚未出生,但是你们的老师和家长应该都有或多或少的印象。
“非典”之殇,理应是我们这个民族共同记忆中永远的痛。我们曾经天真地以为“非典”之后再无“非典”,然而,灾难总是在人们忘记它的时候发生。
在岁首年终的交替之际,比“SARS”更加诡异的新型冠状病毒突然来袭。一个多月来,人们的情绪随着疫情的发展而波动,紧张、焦虑、恐惧、担心、感动、愤怒、忧伤、静思……各种各样的情绪交替来袭,让我们真切地体味到了什么叫百感交集。
疫情之下,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也不乏可耻可恨、可悲可叹的人和事。无情的病毒夺走了多少无辜的生命,他们带着不甘、不舍与不平离开这个世界。
李文亮去世的那个夜晚,有多少人为这个素不相识的、平凡而又善良的年轻医生泪倾如雨;护士长蔡丽萍,撕心裂肺地追赶着运送她丈夫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遗体的殡葬车一幕,实在让人不忍直视;还有多少骨肉至亲在临终不能见面不能相送留下终生的遗憾。
逝者长已矣,亲戚更余悲,失去亲人的伤痛只能等待岁月去慢慢抚平。
相比这些人,我们是何等的幸运,浦东新区35万多名学生,2万5千多位教师,无感染病例,无疑似病例。
汕尾的学生们,被保护得这么好的你:有没有真正地意识到,这场疫情究竟是多大的一场灾难?你有没有为那些不幸的人们感到心痛过?有没有想过自己可以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有没有反思过这样的灾难如何可以避免?
现在假期已经结束,我们要进入一种特殊的学习状态,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以外,我希望你们能多多思考反省,希望你们能多多关心疫情、国情和世情,希望你们可以把这特殊的经历和感悟写进你们记忆的深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现在或将来,疫情还有卷土重来的风险,我们的战“疫”尚未结束,我们要时刻警醒,永远铭记,每个人都应该“吃一堑,长一智”,树立起终生防御灾难的思想和意识,才能拥有与不确定性共舞的能力。 对。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5_142:} 对。要吸取教训{:5_14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