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过后,要将医生纳入公务员队伍
新冠肺炎虽然很凶残,已经肆虐2个多月了,但是,却被我们的医务工作者锁定住了。在疫情面前,医护人员和患者关系,是那么融洽。医护人员“大医真诚”,用热血、技术和高尚医德,有的人还献出生命,赢得全国人民的尊重,特别是钟南山、李兰娟、陈薇这些国医大师,更成为人民的偶像,国家卫士。
为什么在危难之时,我们的医护人员这么爱国,这么敬业?看来,平时的医患紧张的原因在于医改主力军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未被调动、反被挫伤。
最近几年来,伤医事件主要发生在大医院,而且是公立医院。患者及其家属之所以会在大型公立医院以极端的方式表达诉求,其中重要的因素在于,他们对国家办的大型公立医院抱有特殊期待,并且,在“以药补医”机制不断被国民所知的情况下,上述期待或者说要求被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在伤医事件不断被爆出的环境下,医者难免催生“自保”心理,而这又难免会影响整体医疗质量。这注定是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破除这一循环?应该让大型公立医院回归其“公益”本质,做成真正意义上的非盈利性国立医院;同时,让社会资本去满足国民更高层次或者说额外的医疗需求。因为唯有如此,方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以及医护人员积极性的问题。
在现有医疗体制下,公立医院主要靠医生卖药赚钱,医生则又主要靠吃药品回扣营生。钟南山院士一针见血透露,“大医院的医生,工资待遇等能从医院得到的大概不到1/4,其他全部都由自己搞定。”也正因为基于这一现状,钟南山已公开表态,医疗改革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公立医院真正的公益性。
要解决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问题,眼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要“以药补医”问题,通俗地说,应将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领比公务员更高的工资,让医护人员和公立医院均不用再去赚卖药的钱。
这样一来,患者到公立医院就医的药费部分将有望实现可观的下浮(非基本药物目前普遍仍按15%的差率在医院药房加价销售),“看病贵”问题有望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同时,透明的药价也将有助于缓解医患之间紧张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医护人员得以拿到体面的工资,势必将更好地去服务患者。
至于让社会资本去服务国民更高层次医疗需求,则不仅有助于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体系,帮助公立医院分担“就医难”问题,同时客观上也将有助于财政将更多的钱用于真正需要国家补贴解决“看病贵”问题的群体。
应该的{:5_142:} 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