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推广普通话但是更坚持继承海丰话
我虽不才,但是还是勉强发表了一篇主题为“学好、讲好我们的母语——海丰话”的帖子,就在汕尾市民网上以我的拙见来说一下关于自己对海丰话的现状的看法,链接:http://www.swsm.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69969&fromuid=13485 。现在想继续来唠叨多几句。自从中国历史上有里“海丰县”这个县以来,我们就有一种别于其他方言以及国语的与生俱来的语言,我们称之为海丰话。海丰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叫做“土话”,言下之意这海丰话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来就会的语言,哑巴除外。海丰话又有另一个名称叫“学老话”,所谓“学老话”有“学到老”的意思,即我们的话相对难学,有的人学到老都未必学得会。确实,我还真见过一些来海丰定居几十年的外省同胞如今都七八十了,说起我们的海丰话来还是有很明显的腔调,让人一听就知道他并非土生土长之人,所以叫海丰话为“学老话”是很有道理的。
自从海丰建县再到海丰与陆丰分县,成为了海丰县与陆丰县再到现在汕尾市建市、陆丰建县级市,我们这一块古海丰的热土都叫“海陆丰地区”,我们的“海陆丰地区”有几种语言,而讲海丰话的人居多,所以说海丰话是我们的母语,还真没说错。无论是陆丰地区有些腔调与海丰地区的不太一样还是同样是海丰地区某些地方的腔调、某些词汇或字的读音略有区别,我们都统称这样的话为海丰话。毕竟海丰是千年古县,把这样的土话、学老话定名为海丰话,绝对没有异议。
我们的海丰话是闽南语系的一种分支,与潮汕话略有不同,但是大致相当,所以外界对此有点误会,以为我们的海丰话就是潮汕话,如果我们在外面遇到这样的误解,请大家务必与他们沟通,我们的海丰话就是海丰话,绝非潮汕话。区别很简单,潮汕话的用词与语调放在我们海陆丰地区来说,未必都能听得懂,如果我们的海丰话与潮汕话是一样的话,那么我们应当是相互能听得懂对方的话的,可事实是,潮汕人未必听得懂我们的海丰话,我们的海陆丰人未必听得懂他们的潮汕话,所以区别很明显也很细微。
我们支持全国范围内推广国语,即普通话,但是我们的海丰话也不能不推广。如今我们的下一代,有一些人长期在广州、深圳甚至外省、香港、澳门等地生活,而他们已经不会说甚至不会听我们的海丰话了。有一些家庭稍微注重海丰话继承的话,可能会向孩子们传输海丰话,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的下一代只会听海丰话而不会说海丰话,甚至听都很困难。我在“学好、讲好我们的母语——海丰话”的帖子里就有说过这一种现象。这种现象非常值得我们警惕,因为我们的下一代如果不会流利地讲海丰话也不会如何用海丰话读汉字的话,当我们这一代人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很可能我们的海丰话就会成为历史了。我们不能成为最后一代会讲海丰话的人也不能让海丰话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没落下去,最终消失。所以,我们应当在继承海丰话的同时向我们的下一代灌输海丰话,继承之事也要延续到他们那一代,再又他们继续延续下去。
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是有专门讲解每个生字的海丰话读音的,老师除了教我们某个生字的国语发音、拼音以及意义之外,还会教我们如何用海丰话读这个字。再加上我们的父辈、祖辈以及其他亲戚的课外辅导,我们甚至形成了朗读都喜欢用海丰话而且写作文、阅读文章、报纸常常用海丰话。虽然这样的结果会产生一部分病句、意义窘同,但是我们胜在于对海丰话的一份热爱以及尊重。至今我们对着自己人必用海丰话,非外地人而采用国语对话,很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别扭。海丰话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沟通就是以这门语言为准,我们生下来就会说这门语言,我们怎么可以丢弃之?有人说海丰话不好听或自己不喜欢说海丰话,我说这样的人是反草之人,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海丰话是我们的母语,反草之人忘记根本不忠不孝。
以现在海丰话的现状来看,我们真应该重视起来了,我们在重视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把海丰话继承下来。
是的,我们海丰人的后代都必须要会流利地讲海丰话才对 以后只靠5条人发扬光大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