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文联 发表于 2020-11-26 16:27:08

【品清湖第四期】汕尾中学源流考(民俗)

汕尾中学源流考 翁烈辉

  2018年12月29日上午,汕尾中学历史沿革研讨会在汕尾市区的君凯酒店召开,本人作为校外人士,受到邀请,颇感荣幸!在此,我作为局外之人,所谓“旁观者清”,现我只根据文献记载以及官方资料,进行整合和考究,来考溯汕尾中学的源流,请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关于汕尾中学的历史沿革,本来是非常清楚明晰的,翻开官方地方志——《海丰县志》第925页,在(二)“汕尾中学”中,有两处文字资料,分别是:“汕尾中学的前身是汕尾私立坎白中学。”①和“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委任翁域为校长,接管了坎白中学和作嘉女子学校,两校合并命名为海丰第二中学。”②这两处文字说明,“汕尾私立坎白中学”是“汕尾中学”的“前身”!另外,下面的文字说明:“坎白中学和作嘉女子学校合并,命名为海丰第二中学”!那么就说,作为“汕尾中学”的“前身”的“汕尾私立坎白中学”,是和“作嘉女子学校”的“合并”,才命名为“海丰第二中学”的!这可以说,“作嘉女子学校”也和“汕尾私立坎白中学”一样,也是“汕尾中学”的源头!官方的记载,是有根据和来源的,其理由是:这本《海丰县志》从1984年编纂到2005年出版,经历21年的风风雨雨,可谓是经得起考验的!其二,作为当时县人民政府委任接管“海二中”的翁域校长,从该志1984年到1988年的编委会成员名单中,翁域校长为顾问,1988年至1991年、1991年至1995年的编委会成员名单中,翁域校长均为顾问,这说明“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委任翁域为校长,接管了坎白中学和作嘉女子学校,两校合并命名为海丰第二中学”这句话,是有人证和物证的,物证呢?物证就是修志部门根据当年的接管文件为依据来编纂!退一万步来说,就是没有人证和物证,但已被官方文字定为“坎白中学和作嘉女子学校合并,命名为海丰第二中学”,业已经成为历史的铁证啦!现在,我们来溯一溯“海丰第二中学”(就是现在的“汕尾中学”)两条“源头”的“根”,第一条“根”:汕尾私立坎白中学。志书载:“民国31年(1942年),吴化粼、黄心一、姚焕洲、黎阳等和坎白盐场公署……”③创办。另一条“根”为:作嘉女子学校。1947年董玛琍、裴义礼、卫戴良等重来汕尾,并增派女传教士段恩华姑娘。作矶中学与嘉德女校合并,④各取一个名字,作矶的“作”,嘉德女校的“嘉”,命名为“作嘉学校”,董玛琍、段恩华姑娘任校长。汕尾作矶中学,创建于1900年;汕尾嘉德女子学校,创建于1920年。⑤以上是陈品楼先生的研究结论,我认为,非常可信!为何呢?因为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古老中国的大门,西方的宗教在中国的传播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人认为西方侵略者除了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侵略外,还利用各种方式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教会学校就是文化侵略的手段之一。但是,我认为,西方教会在中国,在传播西方思想之时,也进一步对中国人进行启迪明智。西方教会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有很明确的认识,传教士狄考文在1877年就曾撰文指出:“要使基督福音普降全世界”;“青年教育无疑是获得一种重要地位的手段”;“因此青年教育一直是教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教会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它不能把教育这项伟大的工作留给世俗社会去办”。对于教会办学校的目的,他说:“我认为是要对学生进行智力的、道德的与宗教的教育,不仅使他们皈依上帝,而且使他们在信仰上帝后能够成为上帝手中捍卫和促进真理事业的有效力量。”⑥也有人认为,外国殖民者兴办教会学校是为了培养洋奴和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最终为他们的整个侵略计划服务,在当时水深火热的中国面前,确实有一部分西方国家就有这种思想的。当然,有一些西方国家的教会,是带着“博爱和平"和“科学文化”来中国兴办学校的。令一些有狼子野心的西方国家失望的是:教会中的中国人,为了救国,兴办了学校和实业,使中国凤凰涅槃、历劫重生、走向辉煌。同时,历史发展的事实和办学效果,并不能完全符合一些西方国家的主观意图,教会学校的高墙深院,也难以挡住爱国学生的革命热潮和先进思想的传播,各种革命运动浪潮此起彼伏,教会学生中还涌现出不少中国建设所需要的科技人才,为中国沉闷的科举制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不少爱国学生还走上了革命道路。汕尾在清乾隆年代时,就是海丰县丞所在地,是一个重要的港口,早在“清光绪三年(1877年),香港天主教区派梁子馨来海丰传教,以后各地先后举办教会学校。”⑦官方记载说明,1877年后,汕尾陆续就有教会学校的兴办啦!在教会学校的影响下,1902年,清政府实现了“废科举,倡新学”的热潮,海丰也在同年开始兴办新学堂。在中国,历次反帝爱国运动与民主革命运动,都有大批教会学校师生积极参加,有的教会学校甚至成为爱国民主运动的重要据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教会学校史对于研究近代中国政治史、革命史也有一定意义,我在参编汕尾历史的时,就注意到“五四运动”前,汕尾学生曾经扣留过运载“日货”进入汕尾港的商船,从中可见汕尾早就有新兴学堂,这大可打消,“1900年汕尾就有新兴学堂?”之诸君的疑虑了!接管后,“海二中”在“1957年,学校更名为海丰县汕尾中学,从此成为一所完全中学”⑧1988年,“海丰县汕尾中学”更名为“汕尾市城区汕尾中学”。可以说,“汕尾私立坎白中学”和“作嘉学校”的“前身”——“汕尾作矶中学”,都是汕尾中学的“源头”!综上所述,汕尾中学的最久源头是在1900年,不是在1942年。1900年的“汕尾作矶中学”就是汕尾中学的最长源流。历史和文化是讲究依据和源流的,我们不做历史虚无主义者,我们要追根溯源,像潮州韩山师范学院,创立于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的“惠潮嘉师范学堂”,其前身可追溯到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潮人为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而建立的“韩山书院”;像苏州大学,其前身是1900年由基督教监理会在中国苏州创办,1915年于上海创设的“东吴大学法学院”。汕尾中学的源头,不论是书院、是社学、是小学、是中学、还是教会学校,我们都必须承认她的历史,我们要正视历史事实,不可漠视历史。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2016年11月17日,曾就读于作矶中学附小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曾应邀回汕尾中学“省亲”,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黄旭华院士是一个尊重历史、正视历史,不忘根本的科学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自有规律,谁也不能阻挡!”⑨  浩浩青史,荡荡版图;历史的规律,自有源之力!汕尾中学的文化源流,也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道支流,我们应该重视其历史,追溯源流、正本清源,这是“谁也不能阻挡”的文化大事。不到之处,敬请原谅!2019年1月28日深夜草就  注释:①②海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海丰县志》第925页,2005年8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③海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海丰县志》第925页,2005年8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④⑤陈品楼主编《汕尾中学记忆录》第3页《前言》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汕尾中学、汕尾中学高中首届同学联谊会编印。⑥狄考文《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大会记录》1890年上海美华书馆出版。⑦海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海丰县志》第925页,2005年8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⑧海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海丰县志》第926页,2005年8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⑨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领导同志关于历史文化和地方志工作讲话批示选编》13页,(2016年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品清湖第四期】汕尾中学源流考(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