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清湖第一期】无边的沉淀——略评杜青匍匐的事物系列画作
本帖最后由 城区文联 于 2020-12-7 15:20 编辑无边的沉淀 ——略评杜青匍匐的事物系列画作
周后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季是一个沉甸甸的季节,成熟的果实如同沉淀后的人生,总是以谦卑而洞达的姿态俯视苍茫大地。杜青匍匐的事物系列画作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这个季节特点,以独特的理解方式,表现生命丰硕而实在的美。观赏这些画作,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个手执画笔,站在风霜里凝望众生的画家,正以扎实的艺术思想,跨越时代的滚滚红尘,尽情地挥洒着无边的沉淀。
一、 沉淀的根源是碰撞
天地万物,生命之处,都是碰撞产生的结果,并且总会以混沌的姿态出现,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无论是色是空,都是如此,绘画也不例外。杜青的匍匐的事物系列画作,很多地方都为我们展示了这种激烈的碰撞,这种近乎残忍和冷漠的美,一次次让我们的心灵充满感动,感动中有夹杂着阵痛,就如清代大儒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加其哀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种独特的艺术享受和视觉冲击,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在杜青的画中,让人最先看到就是古典与先锋的碰撞,这种第一感觉是不需要任何思考和知识积累都能看的出来的,尤其是在匍匐的系列中,杜青巧妙地将古典水墨画素净、写意的表达手法突出出来,同时也将现代很多先锋派的绘画手法融入其内,最终形成了由内而外的碰撞。就其内而言,杜青匍匐的事物将古代传统水墨的意境进行升华和提炼,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其中,就其外而言,在画面的构图上她将先锋派的表现手法和中国传统的书画题签、留印完美地结合到一起,正如一位饱读诗书的女子一样,娴静而自然,纵观她的这一系列画作,大多如此。同时,就地域而言,我们还能看到中国与西方的碰撞,这种碰撞既是横向的地域性的碰撞,也是纵向的时间性的碰撞。杜青的画作以油画居多,但同时她也是个高产的诗人、作家,对于东西方的文学及文化,有充分的理解和思考,这些理解和思考,最终反映到了她的画作之中,尤其是匍匐的事物这一系列之中。这些画作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油画的质感,植物的叶子和果实厚重的低下头,丰满的事物排列的很满,颜料里如同加了蛋清一样,滞塞而沉稳,这种绘画的技法和构图方式具有典型的西风油画的特点。但是她也将中国绘画的一些优秀元素融入到其中,例如大写意的创作形态,西方过于逼真写实的绘画往往会挤压观赏者的第二次创作和探索的空间,而杜青巧妙地将中国绘画的留白精髓融入到构图之中,这种交融使得匍匐的事物系列画作呈现出满而不溢的形态,个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人流连忘返。其实在杜青的匍匐的系列中,除了传统与先锋的碰撞,中国与西方的碰撞之外,还有很多交融碰撞的地方,这些碰撞在画者和观赏者之间产生了回响与共鸣,最终以低头思考的姿态,呈现在画作的物态形式之中。
二、 沉淀的过程是思考
只有宁静的思考才能体会到事物的本性,这种本性是除去各种文饰和加工之后的自然状态,是最淳朴、最原始的生命意识。杜青的画作就像她的人一样,虽然衣着纷繁,却宁静沉稳,仿佛总以思考者的姿态站在远处,这或许也是她在艺术之路上能不断超越时代的原因所在吧!在匍匐的事物这一系列的画作之中,无不体现了作者沉甸甸的思考,这些思考不仅仅是停留在画作本身,即人之于植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也包括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人与时令之间的关系思考,这些丰富而厚重的思考,最终凝聚在一张纸,几种色彩之间,这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思辨水平,也对作者表达技巧的一种考验。生命的孕育是从春季开始的,已经有太多人去赞美这个珠胎暗结的时刻了,从最原始的新奇,欣喜,到后来的“ 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人们对这个季节表示出甜腻丰厚的喜爱,夏季是炽热的,这种中国古人传统的娴静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对于这个季节,艺术家们表达最多的是避暑闲聊,消磨时间,“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总之是空虚而漫长的。秋季是一个轮回的起点,旧的树叶和生命远去,新的季节和种子在形成,在经过少年的宠溺和青年的激昂之后,在这个业已成熟的中年眼中,所有的存在都是值得敬畏的,因此,虽然硕果累累,但是她仍然会放低曾经高昂的头颅,以近乎匍匐的谦卑姿态,与芸芸众生对视。在匍匐的事物这一系列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记忆的碎片系列》和《流失的时光系列》,前者,作者的思考从臣服开始,用放纵的方式结束,线条的起处是秋毫之末,然后一点点地开始延伸和拓展,禅机和道理也在这个过程之中不断生长繁衍,最终长成了枝繁叶茂的一大片,这一大片的柔美以匍匐的姿态,虔诚地躺在大地怀中,两种叠加的恢弘壮美,让人惊叹。后者,作者的思想从放纵开始,最终归于臣服,凌乱的玉米叶近乎干枯,以殉道者的姿态排列在阳光之下,画者对于生死的参悟,可谓独树一帜。思考是所有艺术的灵魂,任何真正以艺术为生命的人,内心都如教徒般纯粹,思考和探索的美丽,能让他们甘于寂寞、忍受清贫,那些认为艺术只是玩一下,娱乐身心的人,要么是没有入门,要么就是附庸风雅,乾隆皇帝虽然留诗几万首,超过全唐诗总和,我们也没人认为他是诗人,原因正是如此。在杜青的画中,生命的姿态可以是秃废无力的,也可以说近乎死亡的,但是不可以是随波逐流的,这种独树一帜的个性,是思考的结果,也是她的魅力所在。
三、 沉淀的结果是清澈
因为碰撞,所以思考,因为思考,所以沉淀,而真正沉淀之后的结果,往往都是清澈的,一桶浑水变成清水是这样的道理,一种模糊的意识变成具体的形式也是这样的道理,人生的轮回更是如此,人们常说老小孩,老小孩,老人如小孩,其实也是沉淀的结果,因为沉淀过,所以才清澈。 杜青匍匐的系列画作之中,就精神层面和艺术层面而言,有很多可圈可点的独到之处不少,但是有一个最显而易见的特点,却容易被我们忽视,那就是人,在这一系列的画作之中,几乎看不到人的形象出现在画面之中,但是给人的感觉又好像是有一个人在以匍匐谦卑的姿态思考,很显然,前者是画家有意而为,而后者却是观赏者第二次创作。人的形象的缺位,使得整个画面都素净了起来,所有的植物主宰者自己的空间和思考,在杜青的画作中,它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通灵,脂砚斋在《红楼梦》里评论: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这种从生命的本源出发,以平等的姿态看万物众生,是通往一切宗教和艺术的必经之路。杜青的匍匐的系列,将自认为万物灵长的人从画面中请了出去,让自然界在最原始的状态下自然而然的沉淀,其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清澈而灵动。清澈是世界最本真的面貌,也是修行的终极目的所在,画家用她那支朴素的画笔和宁静的思考,将万千世界的纷繁复杂理顺,当我们拨开迷雾,绕过盛衰,看淡成败之后,以清澈的眼睛看这个清澈的世界,所有生命的灵魂也就自然触手可及了。相信将来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是在秋天,看到那些匍匐的事物和弯腰的姿态,我都会想起杜青,想起她那一个系列的水墨画作品,换句话说,在杜青的笔下,那满纸无边的沉淀,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志,提炼出我对于秋天的记忆和参悟。 (作者周后运为北京2008奥运火炬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五届全国进城务工青年良师益友”、第十七届“中华优秀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