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雾像雨又像风 发表于 2021-6-6 20:42:42

路通百业兴 村民奔小康(沿着高速看中国)

沿兰海高速贵州段一路向南,过贵阳市不到一个小时,便来到福泉市、麻江县与贵定县的交界处。从黄丝收费站驶出,仅数分钟车程,眼前便出现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四面青山环绕,一条小河穿村而过,这里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马场坪街道黄丝村。


  山坡上果树成片,一颗颗红润的桃子、李子等水果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甜的味道;绿树掩映间,一栋栋民居错落有致,勾勒出一幅秀美的田园风光图;游人在河滩上尽情嬉闹,哗哗流水声中夹杂着欢笑声……漫步在乡间小道,所见皆为美景,黄丝村已成周边城市居民的“后花园”。


  上世纪,黄丝村还是一片穷山沟。“出门就要翻山,想卖点土特产,先得请人扛到镇上去,辛辛苦苦忙下来,到头剩不下多少赚头。”谈到当初的苦日子,在村里干了23年村干部的邹念军,把原因归于交通闭塞。


  改革开放后,邹念军跟着老乡到了沿海地区,成为黄丝村第一拨外出务工的人。拼搏多年,他准备回老家带着老乡们干一番事业,可回来却发现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半数村民都出去了,从村头走到村尾,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影子。”


  2000年,随着一条高速公路的通车,黄丝村附近建好了一个出入口,祖祖辈辈期盼的出山路终于打通。“有路就有希望,也是从那时开始,村子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党和政府支持下,邹念军和老乡们着手对村子进行大改造,准备朝乡村旅游方向发力。


  “不光修房子有补贴,连冰柜和厨具都送,我感觉机会来了。”村里拉开发展阵仗,村民王兴国也决定留下来创业。他把老宅拾掇一番,房前屋后种上花草,在屋子里支起几张桌子,带头办起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家人既当厨师也当服务员,凭着几道家常菜和特色小吃,王兴国的店一开张就生意红火,每天都有城里人开车来吃饭。


  在王兴国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老乡回到黄丝村,有人开起了农家乐,有人把房子改造成民宿。借着被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机会,村里建成了民族文化长廊、布依风情园,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如今,黄丝村全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全村有上千人从事旅游相关工作,乡村旅游收入已成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高速公路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人气旺起来了,黄丝村不满足于单一的乡村旅游,又把目光盯上了水果产业。“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水果,不用运出去,靠游客就能解决销售问题。”邹念军介绍,近年来,黄丝村依托山地资源,通过土地入股经营方式,发展种植了3000多亩精品水果,为村民持续增收打下扎实基础。


  “3月到10月在农家乐干活,每月收入不低于2500元,其他时间还可以去基地赚钱。”今年60岁的村民石水珍在家门口上班,不等不靠照样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黄丝村,不只年轻人能找到致富的机会,像石水珍一样的困难群众,也能通过辛勤劳动收获幸福。


  路通百业兴,村民奔小康。高速公路建好以来,黄丝村人均年收入由1200元增长至2万元。现在的黄丝村既是景区,又是生态高效农业园区。“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展望未来,邹念军信心满满。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路通百业兴 村民奔小康(沿着高速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