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我国聚焦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题: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我国聚焦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新华社记者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人才培养新格局。
选拔、培养、评价,是关系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202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施“强基计划”。这是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迎来的一项重大变革。
这一改革指向鲜明: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逐步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重点破解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
“强基计划”聚焦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专业,在36所高校开展改革试点,既有助于高校个性化选拔优秀人才,又能针对性地确保国家战略领域的后备人才储备。
在创新培养机制方面,教育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部分学生已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启动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倾斜支持数学、物理等学科,构建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协同机制。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对于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具有重大意义。
方案旨在建立符合基础学科特点的评价制度,科学设立评价指标,探索开展多主体、中长期评价,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以评价改革牵引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一流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教师队伍。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基础学科人才的支持力度,“长江学者”、教学名师等人才计划向基础学科倾斜,一批德才兼备、热爱教育、造诣深厚的大先生投身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同时,我国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地方、学校、社会多元投入机制逐步建立,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支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等,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推动建设基础学科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为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接触前沿领域提供平台,构筑产学研融合的创新生态和育人生态。
来源:新华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