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年人打造更宜居的温暖之家 机构养老“普惠”文章如何做?
编者按:老有所养是民生要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十四五”规划对此明确方向路径、安排制度政策,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如今,居家、社区、机构作为养老服务的“三张床”正在融合发力,向实现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目标不断迈进。在此过程中,收获了哪些经验?遇到了哪些堵点?如何做好转型?围绕这些热点问题,人民网记者进行了调研,特别推出养老“三张床”系列报道。
“有同龄的老伙伴,还有各种丰富的活动,生活愉快又充实”“一日三餐,还有专业护理,子女放心”……近年来,随着养老机构专业水平的提升,社会养老消费观念的转变,机构养老越来越受到老年人青睐。但同时,许多养老机构和老年朋友也仍面临着“高端服务工薪阶层难企及”“中档养老机构供应不足”“城市郊区入住率冷热不均”等现实“尴尬”。
变化:传统养老机构焕发新“生机”
“这儿绿化好、环境好,还有养老照护、康复训练、文化娱乐,感觉很舒心。”河北76岁的张旭(化名)老人胰腺瘤手术后在河北省三河市五福托老院休养,他笑着说,院里还给大家的床头都安装上呼叫器,有问题按个铃,医护人员很快就会赶到。
http://health.people.com.cn/NMediaFile/2021/1025/MAIN202110251043000356103156991.jpg
图为居住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安馨医疗养老庄园的老人正进行康复训练。新华社记者 牟宇摄
改造床位、设置无障碍卫生间、加装电梯、装修厨房……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很多养老机构从以前只能解决老人基本吃住问题,转变为能够提供以养老场景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在外部环境、硬件设施、软件服务、医疗条件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曾经饱受质疑的养老服务产业,正在展现出蓬勃生机。
“以前很多老人喜欢待在房间里,不爱交流,有孤独情绪。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们在日常公共活动之外,额外开设了一些做手工、小合唱、谈心等的活动。老人午睡后参加参加活动、聊聊天,一下午很快在说说笑笑中过去了。”复星康养北方区运营总经理赵婷对人民网记者介绍。
如今,养老机构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和心理慰藉。住在养老院,老人们可以做手工、打牌、听音乐,也可以玩游戏、练书法、锻炼身体……根据个体的情况,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位老年人的积极性和特长,组织形成一个个“社交圈”,让老年人“老有所为、乐在其中”。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行动不便或有重疾的高龄老人,许多养老机构还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医养服务。如配备中西结合医护人员、推出一键式“智慧养老”等,为老年人提供细致、周到的照护。
为了更好发挥“医”与“养”的协同作用,饮食健康也是养老机构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一些养老机构招聘专职营养师,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配餐。通过合理膳食的管理,提高老年人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达到慢病干预的效果。
难题:“供”“需”失衡矛盾交织
一方面是养老机构呈现出新变化、新气象、新活力,让民众越来越感受到养老事业的“温度”;另一方面,囿于市场资本、土地、服务人员、运营模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很多养老机构面临着“供”与“需”失衡等一系列矛盾。
“价格高的养老院住不起,价格低的服务质量跟不上,价格环境都适中的不是距离儿女太远,就是排不上。”家住湖北十堰的葛秀兰(化名)老人无奈地说。她拖着病腿跑了十多家养老机构,却一直没找到合意的。
在葛秀兰老人倒“苦水”的背后,也反映出了社会对养老机构的普遍看法。这其中,涉及到服务、价格、位置、环境等多种原因。
人民网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拥有医护能力的养老机构虽然费用更高,但往往入住率较高;相反,仅有照护能力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会差很多。相比之下,有资本实力的高端机构在医养、康养服务方面更容易体现出优势,而更多的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程度偏低。郊区的大型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市区小型嵌入式养老机构却往往要排队等候。
对于这些问题,作为养老机构也“有话要说”。
“我们这里收费比较低,每月床位费在1500元到3000元之间,只能提供一般性的养老服务。整个机构50张床位,经常住不满,原因就是没有医疗支持。”一位三线城市养老机构负责人直言无奈,虽然也想做医养结合,但成本高,无力负担。
人民网记者了解到,在入住率偏低的养老机构,因其照料水平、居住环境或医疗条件一般,难以满足老年人对于养老舒适度的需求。一些养老机构虽然也设置了医务室、护理站,但仍存在投入资金不足、人员缺乏、投资回收期长且效益低等问题。另外,靠医疗卫生机构自觉与养老机构实现资源流动,动力仍然不足。
“因为机构和医疗资源进行了无缝链接,老人的入住率比较高。”赵婷向人民网记者介绍。但她亦坦言,高品质服务的背后也有挣扎。每年的投入很高,包括各种设备的维护、智能化改造、人员的培训、薪酬福利开支等,而护理费却不能年年涨。如果把这些成本都核算下来,想盈利并不容易。
民政部全国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高峻松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曾指出,社会化养老机构的成本一直没有被正视过。大家都需要专业的服务,但相应的支付能力又不能匹配,这是症结。
金牌护士的CEO丁少磊向记者分析,社会护理服务供给和需求失衡。一方面,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中对医疗护理的需求很大。例如,长护险主要覆盖的重度失能人群对医疗护理是强刚需,有的养老机构却因为医疗护理能力不足,而床位空置率高。但另一方面,虽然互联网护理政策已经公布,但部分医院尤其是头部医院,由于院方动力不足等原因,没有有效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即便护士个人有意愿,但受限于本院未开展相关服务,也无法进行上门护理。此外,长护险在探索落地中,还出现了护士和护工同价的情况,这些也影响了医疗护理项目的开展。
机遇:做强产业链发力“普惠”养老
为推动解决养老机构有效供给不足,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普惠型养老服务市场快速增长,让养老需求通过居家、社区的模式解决,对于一些遇到发展梗阻的养老机构来说,或可从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养老产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陈玉琢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建议,养老机构可以针对不同类型老人的服务特点进行分层分类。比如活力老人需要什么服务,高端的和普惠养老机构的服务标准应该怎样明确。
“将医疗护理服务向家庭输出,解决居家和社区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发挥平台作用,有效联动医院资源,为居家老人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这个产业不光具有社会效益,也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在资源延伸方面,丁少磊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前景。
http://health.people.com.cn/NMediaFile/2021/1025/MAIN202110251044000280129226324.png
借助护理平台,医院以“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方式上门为卧床老人提供留置胃管护理。受访者供图
除了专业医养和护理服务的资源“输出”,一些养老企业也运用自身经验以及信息化、资本化优势,在养老产业链上下游发力拓展,以更加灵活的“姿态”投身普惠型养老服务市场。
“我们想做一些拓展,比如进驻社区做小型综合养老机构,床位不用太多,几十张就够了。把触角伸到社区,可以让更多的人受惠。”作为传统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赵婷向人民网记者讲述了对社区养老产业的一些发展规划。
在产业链上游,从事养老产业的九如城集团则向智能化养老服务布局延伸。“门磁可监测老人行动轨迹,红外线可监测老人身体状况,独居老人一旦触动报警装置,报警系统将显示住户姓名及住址信息,方便紧急求救及平台进行相关施救……”九如城白云中心项目主任黄丽莉介绍,公司在广州白云区的颐康中心建立了大数据监控平台,像这样的装置已经为附近居民安装了400套。
对于未来政策还能够从哪些方面为养老机构提供支持,陈玉琢建议,应采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和改善养老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可成立相关产业基金进行引导,减少服务提供者支出,降低运营成本;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从学历和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等方面强化引导。
面对“普惠”养老这一重大命题,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已经展开了积极探索。如,今年5月,北京市卫健委、市民政局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通过星级评定等方式,鼓励大中型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可引入医疗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将部分养老床位转化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统筹规划,毗邻建设。
山东省推进医养康深度融合,要求未设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养老机构要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协作合作关系,2025年年底前实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福建省深耕数字医养,鼓励发展医养结合远程医疗服务,要求设立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建设一批“智慧健康小屋”;河南省郑州市为推动医养结合落到实处,对新申请举办医养结合的机构实施“一窗受理”……
养老既是民生事业,更是拥有巨大市场前景的朝阳产业。相信在未来,随着更多细化政策和机制的创新激励,无论是基础照护还是专业医养,资源、资本都可以通过最优化的组合方式和配置模式,发挥出最大的“普惠”效能,为老年人打造更宜居的温暖之家。
来源:人民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