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道破 发表于 2021-11-11 23:07:24

不回避!正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

http://gd.people.com.cn/NMediaFile/2021/1110/LOCAL202111101023000584756179393.jpg
  广东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秘书长徐海蓉(右二),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陈运彬(左二),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研究员王卫芳(左一)做客人民网广东频道《界别圆桌汇》。人民网 马晓楠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抑郁症、焦虑症,甚至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出现低龄化趋势。但放眼全国,各地仍存在心理教师资源不足、缺少重大突发事件心理应急机制等问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认知和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近日,广东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秘书长徐海蓉,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陈运彬,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研究员王卫芳做客人民网广东频道《界别圆桌汇》,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建言献策。

  找准问题诱因 疏导代替压制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乎祖国的未来。然而,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正日趋严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虽然有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之所以自残、自杀,是因为心理素质差,或者被宠坏了、太矫情了,但其实,除了自身原因以外,青少年心理不健康与社会、家庭、学校等都有关。”王卫芳说。

  她提到,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许多孩子童年缺少父母双亲的陪伴,易形成孤独、脆弱、自卑甚至抑郁的人格。而进入青春期,家长对孩子的极端态度,无论是溺爱还是压制,都会激发孩子的不健康心理。

  此外,学校管理方式和老师的信任度也不可忽视。“有的学校管理太过严格,或者教师轻视孩子自尊,比如怀疑学生作弊、对学生挑刺等,都会成为孩子产生极端行为的外因。”她说。

  徐海蓉也表示,教育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现在我国实行的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就是重视学生压力缓解的表现之一。”

  陈运彬则表示,大多数成年人习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很多时候针对孩子所做的心理干预未必适合。“为什么喜欢打游戏、看小说、追星,为什么失眠或者总叹气?不了解孩子为何形成这样的心情却强行压制他们,对改变青少年心理没有益处。”

  他认为,疏导比强制规定更有效。“我们要先了解问题症结,然后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同时,要认识到,孩子自己是有分辨力的。制定任何工作方法、工作措施、工作手段的时候,要考虑到孩子是否愿意,组织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树立他们乐见的英雄形象等,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优化成长环境 及时干预治疗

  成长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制定相关政策、采取举措时,应该先从这一源头着手。

  “首要问题是父母的陪伴。我认为,政府应增加父母带薪育儿假,陪伴幼儿度过性格成长的关键期,为培育阳光幼儿、阳光青少年奠定基础。其次是托育机构。我国托育机构存在数量少、收费高的问题,可以考虑采取政府主导,民办同步,让更多幼儿在良好的环境里,和同龄孩子一起成长、交往,这对形成健康性格、健全人格非常有帮助。”王卫芳说。

  此外,她还提到,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父母、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也很关键。

  陈运彬也认为,心理教师的存在不可或缺。“国家对特殊教育的老师有专款扶持,但是很多学校没有正确对待心理教师。我认为应该建立一些制度,规范心理教师师资力量建设。此外,让普通教师多接受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和培训也是有益处的。”

  体检也是心理评估的手段之一。通过量表评估,才能发现心理有异常的孩子并及时干预、治疗。“一定要与专业医院合作,落实心理健康检查工作。”陈运彬说。

  此外,他还提到,影视作品、游戏和书籍等,也是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内容都应该分级。“一直以来,我们国家没有这种分级制度,孩子的分辨能力不强,有可能看了电影误以为,不高兴就跳下去,再换一个人生回来。我们了解到,有些孩子自杀就是因为看了这类电影。所以分级制度应该尽快完善,并强制执行。”

  加大落实力度 严肃对待问题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对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提出更详细的要求。

  上述行动方案、通知印发至今,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工作推进的程度如何、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委员们对此发表了见解。

  徐海蓉表示,行动方案内容非常实际,比如加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配置力度,每年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等。“现在,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政策已经足够多,我们更应该加强组织管理、评估督查,加大落实力度。”

  此外,她还认为,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由“软指标”变成一个“硬约束”。例如,用设置学分的办法,让心理教育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学,以此来达到提高青少年心理教育水平的目的。

  “我还了解到,广州有一个‘学习安全教育平台’,后台可以看到孩子的学习数据。我希望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纳入这个平台,在平台上提供心理咨询热线等。”徐海蓉说。

  王卫芳表示,还应该在心理健康宣传方面加大力度。“主要问题在于观念的改变。有些家长不愿意承认孩子的问题,这就是对心理健康认知不足。应该动员社会的力量组成心理健康宣传队伍、志愿者队伍,开展咨询,引导群众正确认识问题、不回避问题,这对孩子会有正面影响和帮助。”

  陈运彬还强调,对于已经确诊患病的孩子,积极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我知道一些家长,因为副作用,或者孩子有所好转,就自作主张停用药物,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放弃治疗,这样都不对。对于家长的态度,我们也要进行干预,必须像管理其它疾病一样,严肃管理心理问题。”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回避!正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