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广州农讲所看“锦绣华冠”,广东香云纱与中国三大名锦竞秀
由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苏州丝绸博物馆、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主办的“锦绣华冠——中国三大名锦与广东香云纱文化展”在农讲所纪念馆大成殿开始展出。本次展览合三馆之力共同举办,共展出文物/展品76件(套);该展览将持续到4月6日。 蜀锦、宋锦、云锦为中国三大名锦,是我国丝绸史上三个重要的里程碑;均于2006年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世界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香云纱是广东珠三角地区生产的一种古老的染色面料,是广东独有的文化瑰宝,香云纱染整技艺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三大名锦与香云纱都是中国丝绸发展史上重要代表。 蜀锦在三大织锦中历史最为悠久,兴起于战国,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其产品和技艺通过西南丝绸之路销往印度、波斯等地及中亚、西亚各国,直至地中海沿岸,对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技术上,早期的蜀锦以多重经丝起花为主,首创技艺在我国古代丝绸史上留下了辉煌一页,并影响了后世的丝织技术发展。唐代以后出现纬锦,品种日趋丰富,图案有格子花纹、莲花、龟甲花、联珠、对禽、对兽等。宋元时期,其纹样图案有庆丰年锦、灯花锦、盘球、翠池狮子、云雀,以及瑞草云鹤、百花孔雀、宜男百花、如意牡丹等。清代以后,蜀锦与古代蜀锦在织物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蜀锦则以经向缎纹为地,多重纬线显花的织锦结构为主要特征,代表品种有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等。 宋锦是指宋代发展起来的以经线和纬线同时显花的具有宋代艺术风格的织锦,以宋代苏州特色织锦而著称,后以此为特色织出的锦又称“宋式锦”“仿古宋锦”,现统称为宋锦。 展览中介绍,宋锦的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地处江南的吴国贵族已经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织锦。唐代,随着丝织技艺的提高,由斜纹经锦出现了以纬线显花的斜纹纬锦,能织造出比经锦更为繁杂的花纹,因而盛行。随着宋高宗南迁,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苏州成立了锦作院,生产的织锦承袭了唐代织锦技艺,形成独特的新品种——宋锦,并逐渐发展,辉煌于明清,成为中国丝绸三大名锦之一。 云锦,起源于六朝,鼎盛于明清,是继蜀锦、宋锦之后集历代工艺之精粹,并借鉴融合了各种相关工艺的技巧而发展成熟的织锦。 由于云锦主要用做帝王御用品,所以讲究材料工艺的精益求精,使之织物品质达到了中国传统丝织工艺中的顶峰。其质地紧密厚重,绸面因纹饰豪放富丽、色彩绚丽,犹如天空中多彩变幻的云霞而得名。 云锦虽在江宁、苏州、杭州“三大织造署”均有生产,但始创于南京的江宁官营织造,后在官营和民间都有大量生产量,曾是古江宁丝绸生产的支柱之一,故多冠于“南京云锦”之名。云锦除供宫廷作官府服用和赏赐之需外,还远销海外及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西藏等地;品种多样,尤其妆花缎在纹样、色彩及挑花结本和织造技术方面有着较高的科技内涵。 广东香云纱同台“竞秀” 香云纱,又名莨纱,表面乌黑光滑、类似涂漆且有透孔小花的丝织物,因穿其所制成衣行动时会沙沙作响而得名“响云纱”,后以其谐音称之为“香云纱”。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响云纱”一词最早见于清咸丰庚申年(1860年)重订的《华英通语》,“香云纱”一词最早记录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清代稿抄本《物意管窥》。 繁复的制作工艺以及特殊的丝绸质感,使香云纱享有“软黄金”的美誉。香云纱区别于一般丝绸布料的地方,是它穿得越久越有魅力。初时布料乌黑光滑,穿着时与身体发生化学反应,会慢慢褪去涂层、露出褐黄底色,越穿色泽越油润乌亮,仿佛有生命力一般。 因“锦绣华冠”展览,农讲所举办“参观织锦文化展及迎春贺年摄影” 农讲所纪念馆旧址为番禺学宫。番禺学宫原是孔庙,始建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朝更名为番禺学宫,为一组红墙黄瓦、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群,坐北朝南,从南至北由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和两侧的两廊、明伦堂等组成。记者于展览现场了解到,该纪念馆平日也多吸引游客身着汉服游览、摄影。 因“锦绣华冠——中国三大名锦与广东香云纱文化展”农讲所推出了“参观织锦文化展及迎春贺年摄影”。报名参与该活动的游客建议穿红色类、橙色类、黄色类等较为喜庆配色的汉服;且建议最好带贺年喜庆类饰品道具(例如对联、福字贴、金元宝、灯笼、鞭炮、葫芦、金鱼等)。来源:南方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