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汕尾茶”助力乡村振兴
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2-4-11 06:58 编辑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在脱贫攻坚中,茶产业的作用不可小觑。很多茶叶主产区处于山区,贫困落后,茶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茶叶兴了产业兴,产业兴了农村兴。比如,近年来,汕尾市海丰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茶杯子”为目标,通过提升品质、龙头引领、强化品牌、茶旅融合等举措推动莲花山茶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将其打造成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莲花山优越的生态环境使其具备发展茶产业的天然基础。莲花山茶具有“金黄汤、蜜栗香”的特点,滋味浓厚、爽口、回甘强,耐冲泡。“味甘似清露,气蔚香云霞”,莲花山野生仙人茶更是莲花山一宝。经过30多年时间,目前已形成以海城镇、公平镇、平东镇、黄羌镇、梅陇镇为主的茶叶核心生产区,茶叶种植面约5.25万亩,年产量4146吨,总产值约13.9亿元。
汕尾逐渐成为茶叶大市,但汕尾出口的茶叶80%以上都是中低档的散装茶,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那么,如何让“汕尾茶”进一步兴盛,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做强“汕尾茶”品牌。进入新世纪以来,汕尾茶叶种植面积逐年增长,茶叶产量也不断增长。有喜也有忧。汕尾茶叶产销失衡的模式凸显,上一轮种植面积发展速度过快,茶叶出口增长速度却较慢。而且,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需要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规模化来形成“汕尾茶”成本控制能力,进而在市场形成成本竞争力。在很多以名优茶为主导的茶区,夏秋茶利用率还很低,很多地方的茶叶没有采下来,或者即使采下来了,利用价值没有得到发挥。所以,尽管汕尾茶叶在经济作物里具有优势,但还有更大潜力可挖。
如何进一步发力?只有走品牌化的道路。汕尾茶的品牌化是下一个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要突出的重点。在当今形势下,要处理好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关系,要形成双品牌协同发力,才能构建汕尾茶叶发展合力和市场影响力。公共品牌主要是扩大影响,形成空中优势。企业品牌是拓展市场,形成地面优势。只有天线和地器联动,茶品牌才能真正走入社会、走入市场、走入老百姓生活。
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政府引导,行业、企业联动来唱响区域公共品牌,寻求公共品牌下的规模最大化。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努力,把企业品牌做大做强,把市场做好,把效益做出来。品牌的归属最后就是区域公共品牌下形成的一批优秀龙头企业集群,这样才会由前期的政府输血变成企业造血,真正形成良性循环。
制茶工艺和技术非常关键。以前茶农都是凭自己的经验炒茶,基本只能做绿茶。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技术和标准的支持,产品不仅变得多元化,茶叶品质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汕尾科研团队积极培育引进良种,开发新产品,研制出莲花山花香炒青绿茶、花香红茶、单丛茶、乌龙茶等多元化产品。
与此同时,制订海丰莲花山茶种植标准,加工工艺标准,包装贮藏标准,并加强对茶叶加工技术培训、生态茶园建设培训、技术现场指导等。以往缺乏技术,限制了莲花山茶提质增效,价格只能买到几十元每斤。现在莲花山茶基本都能卖到数百元甚至数千元每斤,茶农种植效益大幅提升。
汕尾要推进茶叶发展与茶文化传承相融合,挖掘弘扬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加强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对外交流,让栽茶、采茶、品茶的传统文化乡村民俗不断发扬光大。通过一片片小小的茶叶,讲述汕尾茶故事,传播汕尾茶文化。
做大做强汕尾茶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