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叔”第十二次逆行,携丰富经验驰援香港 创新诊疗方案 助千余患者康复出院
张忠德,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但患者更喜欢亲切地称他为“德叔”。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德叔便带领着自己的医疗团队不断奔赴前线。今年3月16日,在香港抗击疫情最关键的时候,他再披“战袍”,开启他的第十二次逆行抗疫之旅。 4月21日,张忠德在香港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香港第五波疫情高龄患者众多,给医护人员带来挑战。内地援港医疗队和香港中西医团队深度合作,为一批患者减轻症状乃至康复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个性化药方。 抗疫“救火队员”再出发 香港疫情牵动全国上下的心。在参与援港抗疫之前,张忠德就一直关注香港每天的疫情发展和特点。 张忠德认为,奥密克戎变种病毒的传播力特别强,这波疫情涉及特别多长者,他们很多都伴有基础疾病。尤其是香港公立医院医护人员不足,特别是在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急需支援。 “抗疫就像救火,我们一定不负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不负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张忠德说。 实际上,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两年多来,他多次逆行出征。武汉疫情暴发不久,他农历大年三十驰援武汉,之后更辗转支援江苏、甘肃、辽宁等地,在全国10个城市留下抗疫足迹,此前已累计支援各地266天。“相信我们一些防控、治疗、康复方面的经验,对香港抵御这波疫情是很有帮助的。”张忠德说。 “一人一策”改善患者症状 来到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张忠德第一件事就是进到病区,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唯有掌握第一手的患者临床症候特征,才能分析核心病机,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实现分类施治、精准用药。 张忠德介绍,香港长者感染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后,与年轻患者的初始症状并不相同——呼吸道的症状如喉咙干、痒、痛比较明显,同时也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结等消化系统症状。 “有了第一手资料,在香港医管局组织下,两地中西医专家,包括传染病学、药学共同讨论修订了新的中西医相结合诊疗方案。”他们同时也建立中西医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亚博馆实现中西医共同排班、共同查房、共同收治病人、共同制定诊疗方案,发挥了1+1>2的临床效应。 一名原先患有慢阻肺病人经历的险情令张忠德记忆犹新。该病人平时要靠很多药物来平喘,感染新冠肺炎后病情进一步加剧,痰咳不出来又非常疲倦,血氧饱和度也下降到95%。中西医团队一度考虑将病人转入医院进行插管治疗。张忠德当天开出药方为其调理,一天之后患者开始咳痰,咳嗽也得到缓解。调理三天后,病人起床也改善了,可以坐起来进食。 张忠德说,通过对重型、危重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人一策”可以减缓或阻断重症向危重症发展,促进重症向轻症转变。 内地援港医疗队进驻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已经满月,这期间陆续有1000多名患者康复出院。张忠德带领的中医团队和香港的中医经过会诊,为其中半数以上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中医药方。 两地医生默契配合抗击疫情 除了诊疗方案上的创新,内地援港医疗队也为香港带来了新冠诊疗工作模式的新突破。 张忠德说,最初香港医管局属下的中医医生是不能进入隔离“红区”,但他们都非常敬业,一直通过“遥距问诊”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治疗。内地援港医疗队来到亚博馆后,香港没有限制内地中医医生进入红区,两地中医医生配合也非常融洽。 张忠德深知中医近距问诊的重要性。4月5日,在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的指导推动和广东中医专家组的具体指导下,香港中医医生首次进入红区参与新冠肺炎的诊疗工作。 3月25日,香港中西医结合抗疫联盟在香港中西医疗界别发起、香港特区政府促成下成立。借鉴内地成功抗疫的经验,抗疫联盟将就中西医药结合防治新冠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医药界联合抗击香港疫情,以促进中西医药的共同发展为长远目标。 “广东、香港、澳门等地都有非常好的中医药基础,既有人才的优势,也有资源的优势。”张忠德期待,粤港澳三地中医药发展可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来源:南方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