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要抓住广东区域协调的大好时机,加快发展
区域间经济发展相对差距逐渐缩小。改革开放以后,依托毗邻港澳便捷连通国际市场的地缘优势,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逐渐拉开了与广东北部山区和东西两翼的差距。2005年以后,随着珠三角产业向北部山区和东西两翼的梯度转移,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的发展逐渐加速,与珠三角的相对差距逐渐缩小。进入新时代以来,通过相继全面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以功能区为引领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地区发展差距扩大势头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市与最低的市的比值从2003年最高9.3倍,下降至2013年的7.4倍,2021年则进一步下降到5.2倍。从各大区域板块来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珠三角核心区)与最低(北部生态发展区)之比由2013年的3.6下降至2021年的2.9。
“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珠三角地区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2021年珠三角核心区生产总值达100585亿元,占全省比重80.9%,比2018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深圳和广州经济总量之和接近6万亿元,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态势初步形成,佛山和东莞先后于2019年和2021年加入生产总值万亿元城市行列,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中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二,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飞地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创新范例。
作为全省新增长极的沿海经济带,现代产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海上风电、临港产业、海工设备、绿色石化等产业加快向东西两翼集聚发展。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优势凸显,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初步构建,梅州、韶关获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不均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
目前,广东已实现61项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21个地市高水平医院、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技师学院实现历史性全覆盖。
立足区域功能定位的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立,广汕高铁、汕汕高铁、广湛高铁和黄茅海跨海通道加快建设,湛江吴川机场通航,珠三角地区联系东西两翼地区快速运输通道基本形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