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如何成就乡村振兴大业
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22-6-13 22:30 编辑小农经济如何成就乡村振兴大业
——乡村振兴畅想曲(3) 陈治赠2022年6月13日
中国特色的小农经济,如何成就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大业?是摆在人们面前无法迥避的重大现实问题。
我国农村耕地的所有权,为农民集体所有,即本集体的农民公有。耕地的经营权(原称使用权)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内,由农民单家独户自主生产,即本集体的农户私有。耕地的所有权农民公有,经营权农户私有,构成中国特色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
村容美观,环境优良,人丁兴旺。田不荒废,五谷丰登,六畜昌盛。民能安居,丰衣足食,和衷共济。教育、医疗、集市、悠闲等就地、就近。凡此种种,应该是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
现行的小农经济,是从集体耕地实行家庭承包制开始。
我国农村集体耕地承包制,开始于1983年前后,截至目前为止进行了两轮,第一轮承包时间普遍为1983年开始到1997年,承包期为15年。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明确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据此,第二轮承包时间是从1997年到2027年。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三次修正的《土地管理法》第13条规定,“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三十年”。意味着农村集体耕地承包制,至短时间要延长到2057年。因此,在2057年前,乡村振兴的战略,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施。
现行的小农经济,史无前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是可行还是不可行?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中华以农立国。农村、农业、农民,无不是历朝历代的根基。如何兴农強国,不同朝代各有春秋,很难一言以蔽之。传统的、耕地私有的小农经济,成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则是不争的事实。往昔的小农经济不是一无处,而是沉淀着厚实的中华文化精华。
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标志。以往的政权是否出台规划蓝图加强指导?目前缺乏史料依据。现存较为完整的旧村落,整齐划一的民居建设和村落环境的布局,则清晰折射出往昔小农经济的强大生命力,彰显当时乡村振兴的权威和秩序,将“乡里事乡里为”的民间自我管理模式展现得淋漓尽致。
解放后,中华大地开始了废除传统的、耕地私有的小农经济经的尝试。经历了从土地私有、农户之间互助合作的经营模式,到人民公社化耕地集体所有的集体化大生产经营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尝试的结果是五味俱全,百感交集,是成功还是失败?见仁见智。改革开放,彻底否定了集体化大经济(大锅饭),推行耕地集体所有的家庭承包制,又来一次“分田分地”的“土地改革”,恢复了单家独户“开小灶”的小农经济。现行小农经济的巨大威力,体现于市场繁荣,国人免除了饥饿的威胁,日常生活发生了从“填饱肚子”到追求餐桌丰富的飞跃。见证现行的小农经济,比往昔的小农经济优越,甚至比集体化大经济更具生命力。现行小农经济完全有能力成就乡村振兴大业。
集体化大经济实验仅仅25年(1958—1983)终被淘汰,回头再试未必适合中华国情。现行小农经济推行是新的实验,至今只有区区40年左右(1983—2022),不能说已经成熟。仍需扬长避短,不断完善。
必须清醒看到,以农为生的传统农民家庭,基本上是向亦农、亦工、亦商的方向奋进,构筑衣食无忧的小康家庭和小康社会。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强劲推进,传统农民家庭离故土进新城是目前无法逆转的趋势。农家子弟改变了世代为农的命运,随着老一代农民不断凋零,耕田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如何发挥现行小农经济的优势,汲取往昔小农经济的精华,化解耕田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成就乡村振兴大业,是需要认真探研的急迫话题。(图片来自网铬)
乡村振兴的战略,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施。
现行小农经济推行是新的实验,至今只有区区40年左右(1983—2022),不能说已经成熟。仍需扬长避短,不断完善。
如何发挥现行小农经济的优势,汲取往昔小农经济的精华,化解耕田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成就乡村振兴大业,是需要认真探研的急迫话题。
多谢网友们关注{:5_157:} 中国特色的小农经济,如何成就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大业?是摆在人们面前无法迥避的重大现实问题。
多谢网友们关注{:5_157:} 成就乡村振兴大业,是需要认真探研的急迫话题。
再次感谢网友们关注{:5_15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