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人杰——杨志成
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2-6-27 10:13 编辑自古以来,海陆丰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别是近代以来,从海陆丰走出去的杰出人才,数不胜数: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杰出的农民领袖彭湃;中华民国时期广东军政首领、粤军领袖,中国致公党创始人陈炯明;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谢非(1932年11月—1999年10月27日);原中国致公党主席、著名民主人士陈其尤及其继任者政治活动家黄鼎臣;明朝宰相谏议名卿叶高标;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饮誉世界乐坛大师、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中国战地文学的开拓者、著名的革命作家丘东平;
钟敬文
著名的一代医学名贤,地下党员柯麟;当代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仕禄;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
著名历史学家邹小杨;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实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黄旭华;
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郑少俊;国家体操队名将黄曼丹。刘亚梅(南拳王 、30年代南拳三大领袖之一、其吞吐拳为文化遗产项目);杨其珊(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陈潮。当代数学家杨必成、化学家陈克复……
海陆丰比邻港澳地区,在香港有着不少明星是海陆丰人,比如徐克,向华强,黎耀祥、林保怡、马浚伟、李珊珊、蔡一智、蔡一杰、徐淑敏等。
海陆丰海走出一位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民族学家、博物馆学家,他就是杨成志,城区东涌镇赤岗村人,出生于原海丰县汕尾镇盐町头村。系致公党中央委员会第七、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咨议,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文物室主任。与同时期的钟敬文、马思聪并称“海丰三杰”。
数学家杨必成
杨成志在孩童时回赤岗村入读“子曰馆”三年,九岁随父亲杨克就(乳名流,主要经营盐船运输业务,当时因经营有道,在汕尾商埠颇有名气,人称“盐船流”。)搭乘自家盐船到广州,拓扩见识。后回汕尾进凤山书院读至高小毕业,考进海丰中学,1920年考进华英中学,1923-1927年就学于岭南大学历史系,并主编《南大青年》《南大思潮》和《南风》等刊物。1927年执教于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从事民俗学与民族学的调查研究工作。1928-1930年受命赴云南考察调研少数民族,发表了我国最早的民族学著作。
杨成志
1932年派赴法国留学,获巴黎人类学院高等文凭和巴黎大学民族学博士学位。1934年代表中国参加在伦敦举行的首届“国际人类学民族科学大会”,在会上用法文宣读其在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调查报告论文。后来被聘为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员,期间,又应邀在欧洲参加各国人类学、民族学学术交流活动。
20世纪30~40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研究院秘书长、文科研究所所长、人类学部主任。为我国各高等院校培养了最早一批人类学、民族学科人才,并主编《民俗》《民族学刊》,发表了《人类科学论集》《现代博物馆学》《广东人民与文化》等几十篇调查报告。1942年回海丰县考古,为汕尾史前文化提出有价值的研究。1944—1946年,选派赴美国考察印第安人保留区和研究人类科学,发表多篇论文。后回中山大学任原职,培养研究生,开办人类学系,任系主任,并组织中国民族学会西南分会,主编《民俗学刊》。
新中国成立后,杨成志到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作,参与《中国少数民族区域略图》《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简志》及《瑶族简史志》的编写等等。参加过中央西南访问团,深入广西研究苗、侗、壮等民族,并对中央民族学院文物室的建设等作了大量具体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
杨成志一生论著、译著、专著近20部,发表论文近200篇,对我国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博物馆学事业的开拓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成就我国人类学的品牌学科。
从海陆丰大地走出去的大咖们,那种敢为人先、硬骨头精神、艰苦奋斗、拼命苦干精神,都需要我们去继承、发展,特别在奋进靓丽明珠的今天,我们更不能漠视透明的精神和光辉的业绩!
太棒了,海陆丰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