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同学 发表于 2022-7-28 15:13:31

“吃亏是福”,但吃亏真的是福吗

      相信大家对“吃亏是福”这句话因耳濡目染而妇孺皆知。十之八九的生活不如意抑或达不到抱负,或是直接地产生利益损失可以简略地解释“吃亏”这个词。对于表层现象来看,吃亏必然会对本身造成危害以及利益损失,那么危害和损失怎么能算是福报呢?
       人生无常,我们对于很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得过且过的态度。因生活所迫,工人有工人该做的事,领导有领导该干的事,没有人会闲着去了解事情的本源。如果未来有一种颜色,那必然是纯粹的黑色,是看不得摸不到的黑色,一切像百光年的宇宙一般的未知的黑色太空。没有人能知晓未来。孔融这个中国古代人物应当家喻户晓了,特别是那传统故事中必然会出现《孔融让梨》这么一个故事,说实话我对这个故事大不认同,我有我怀疑的观点:他是不是因为知道小梨甜而把大梨给了兄长,或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赏而故意将大梨让给兄长以树立自己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好品质呢?
       怀疑也要有证据,就现代而言,有多少人能做到让梨呢?据现代来说,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当以自己的利益为先。我想到了罗马分面包的故事,军营中规定每个人所持面包的分量是一定的,但面包的分配由长官负责,长官也是与我们所想一致,留大份给自己,再多一点分给与自己有联系的人,最后再分给普通士兵。所以说,大家觉得哪一个故事更为真实,高下立判。《孔融让梨》故事本质是好的,引导人们来分享,要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现代生活中消防员便是一个好的举例,但在普通人的复杂的关系中,《孔融让梨》这个典故明显在现代无立足之地,只当个理想化教育。而且,此典故的让梨不能归入吃亏行列,因为孔融收获了大量名声,明显比梨珍贵。
       回归主题。《战国策》中:“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既衰,天之常数也”,民间也有与此类似的观点,认为本是阳光最烈的正午十二点至一点是阴气开始弥漫之时,并非阳气最烈。可以证明吃亏这一观点也是受之影响,可能认为运气到顶之后必然衰弱,衰到底时必然反激。因此,吃亏是想象为衰气,是等待衰气足够之后,福气便不请自来。
但到高科技时代而言,相信科学的程度大大超过民俗。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吃亏就是直接的对本身造成损失与危害,没有什么福气可言,所以也就因人而异了。但是,吃亏是福这个理论对于已经或正在吃亏的人是有一点安慰作用,但也要言语合理,不然对方可能会说:“吃亏是福,你怎么不去吃,我祝你一辈子都吃亏”。
       在上文所举例的两个故事中,也可以证明人第一所想的是本身利益,然后才是他人利益,大家都不想吃亏,大家都想获取利益最大化。可想而知,可能有些人还是信奉吃亏是福,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们处于利益冲突时第一位还是想着自己,而不是想着吃亏是福。可想而知,吃亏是福和孔融让梨的理论只能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中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吃亏是福”,但吃亏真的是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