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汉语的根本,不能丢弃
作为中国人,你可能不知道塞万提斯、马尔克斯、博尔赫斯,更可能不知道村上春树,但你不可能、也不可以不知道“床前明月光”。说绝对些,在世界上任何角落,中国人都可以凭借“床前明月光”像说出“接头暗号”一样找到自己的同胞——你看,文化具有多么强大、多么神奇的感召力、凝聚力!而其最主要的载体就是文言文。换言之,文言文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本根据和原始凭依。何况,举目四顾,当今世界,只有我们中国人可以通过自古以来的文字直接感受古人的音容笑貌,这是多么大的幸运和幸福啊!
以先秦哲人而言,喏,孔子循循善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庄子侃侃而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孟子谆谆教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还是先秦文言,是真正的古文,也并没有看得人一头雾水!
记得季羡林老先生生前说过:“你脑袋里没有几百首诗词,几十篇古文,要写文章想要什么文采,那非常难。你要翻译,就要有一定文采。”这就是说,白话文的水平来自文言文,外文的水平来自中文。
换言之,古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天花板,母语是外语的天花板,前者的高度决定了后者所能达到的高度。
就我个人、我这个翻译匠和半个作家来说,也大大受惠于古文或文言文。以行文节奏为例,村上说他的行文节奏来自爵士乐,而我完全不懂爵士乐,那么我的译文节奏从何而来呢?来自古文,来自古文的韵律。
古人为文,特别讲究韵律之美。平仄藏闪,抑扬转合,倾珠泻玉,铿锵悦耳,读起来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快感。闲来翻阅古文,过目默诵之间,偶得灵丹一粒,即可点铁成金,而令谈吐焕彩,文章生辉。一句话,古文、文言文之为用大矣,太有用了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