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时期的海陆丰
本帖最后由 无脚蛇 于 2022-11-11 21:46 编辑“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海丰陆丰等地的农民,在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七年在共产党员彭湃同志的领导下,已形成了强大的运动……。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反革命后,该地农民于四月、九月、十月,先后举行三次起义,在海丰、陆丰一带建立过革命政权,一直坚持到一九二八年四月”。毛泽东选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注释(8)
一九二七年在彭湃同志领导下,海陆丰第三次起义后,两县分别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实行土地革命,在政治上,经济上打倒地主,在行政上推翻土豪劣绅和伪乡政、军的统治,工人农民起来做主。根据老红军黄觉生同志的记忆,一九二八年农历正月,惠阳多祝伪民团配合国民党反动派蔡廷辉部队四百余人进攻赤石,在明热鹅埠等地区,抢产掠夺,进入赤石放火烧乡,捕杀我革命群众,并驻防于赤石新厝林村。中共海丰县委获悉情况后,调动红军二百人,连夜行军,离开埔仔峒,赶至赤石,联合大安峒红军和起义工农武装队伍,在进入大安峒总路口的马头岭山-公子帽,乘黑夜开好战壕,严阵以待,次日敌人发现马头岭山上,有我武装部队,立即出动包围,经过三、四个小时战斗,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我军乘胜反击,敌人败退,击毙敌军二百多人,俘虏敌军三十余人,经我追击,最后将其残部击溃.分别向惠阳多祝方向上山逃跑,据“海陆丰革命史料”记载。这次战斗缴获德制大炮一门,大炮弹十二箱,机关枪二挺,步枪四十余支(农民缴去者不计)。
边纵东一支队五团政委、海丰县委书记庄岐洲同志回忆:大安峒四面环山,共有四条路可以进出山峒,其中三条是要爬大山,只有一条通往赤石圩的才是平路。作为军事要地,地形好守,而且是大山,是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要地。大安峒有二十多个自然村,农民群众生活很贫苦,对农民运动、土地革命很积极,全峒各村农民群众都参加了革命,所以,是红军的革命根据地。
著名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和海陆丰的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然而,土地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白色恐怖,地主阶级依靠国民党反动政权进行报复革命干部和革命群众遭受了很大的打击和摧残。
当时在抗战反复斗争时期进入大安峒、埔仔峒、九龙峒和陆丰大安等的边远地区。隐蔽下来的有张建南、卓学佐、张帝水、黄华、钟娘水、林瑞、郭坚、杨良、林胜、陈宗尧、林德等一大批老党员、农会骨干、红军战士、赤卫队员和革命群众。在这些山区农民群众,男女老少都知道彭湃领导的土地革命,他们对这班抗战时期在那里隐蔽活动的同志,非常同情和支持。
土地革命失败奔往海外的有蓝训材、刘腾光、杨洛、余国珍、钟绚生、何友逖、谢一超、黄伯长、周浩、吴棣伍、赵元浩、黄适安等一大批革命同志。在南方党的领导下,有的进入香港、九龙的公司、工厂当职员、做工人;有的到香港郊区长洲、大澳等地做渔民到海上参加捕鱼;有的在渔民小学任教务处主任,有的在渔民小学当教员;有的在香港仔开办新民出版社,创办“明朗周刊”,宣传发动在海外的海陆丰人民起来闹革命;有的到马来西亚发动海陆丰人民参加成立“同侨救乡会”;有的在新加坡“惠州会馆”负责工作,来往香港至马六甲等地,搞革命地下活动等等。海内外抗战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星火不息。
文章来源: 我的回忆'崢嵘岁月' 一一 谭北进
图片插文; 无脚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