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岁月(4)
烽火岁月(4)第二篇挥师北上,转战湘赣一、河田誓师一九二七年五月十五日,海陆丰农军由新田出发,开到大安。此时陆丰县城也已沦陷,所有之陆丰革命工作人员也皆已退至大安圩。因敌人兵力不足,故大安圩还在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大安圩还显得很热闹,也很拥挤。汕头市总工会主席杨石魂同志,率领了几十余名工人纠察队和农军前来与我们会合:杨石魂同志身高六尺以上,器宇轩昂,站在大安圩行人之中,如鹤立鸡群。于是就由杨石魂同志主持,在大安开了一个军事会议(编者注:文献记载,这次军事会议在陆丰新田召开,本文作者则肯定在大安。)决定海陆丰农军北上武汉,名称为“惠潮梅工农救党军”(后改为工农革命军),以吴振民同志为总指挥,余创之同志为党代表,于鲲同志为第一团队长,黄强同志为第二团队长。并又在陆丰新田、河口补充了部份农军,与汕头工人纠察队合编为一个中队,以补在白水磜被击溃的三中队之额。兹将各中队负责人员分列于下:第一中队队长黄明,海丰人,行伍出身。第二中队队长林军杰,海丰人,农军一期训练所毕业。第三中队队长×××,陆丰人,已忘其名。第四中队队长何醒农,海丰人,农军一期训练所毕业。第五中队队长×××,海丰人,也忘其名。学生队队长苏觉,海丰人,农军一期训练所毕业。五个中队约有四百余枝枪,合共五百人左右。另有卫生队十余人,内有七个女医生及护士,皆是海丰县平民医院的医务人员,连平民医院院长也随队北上。还有由潮汕普宁带来的一批党和工农运动工作者,及海丰出来的工作人员,总共有五百余至六百人。五月十七日,我军由大安出发开到河田。恰遇滂沱大雨,我们遂在大安圩各买了一件棕簑衣披在身上。当晚我学生队随指挥部宿营于河田新庵。五月十八日,天刚发白,我们就整队集中于河田上圩之教场埔。大雨之后,天朗气清,教场埔绿草如茵,我军全体指战员,皆雄纠纠气昂昂,排列在葱翠之草地上。未几,吴总指挥率领着随员到来了,他检阅了部队之后即向我们讲明北上武汉意义,最后说:“我们这次北上武汉,是要与中央的大部队会合,将来我们每一个战士都要带一百人回海陆丰来报仇”。他的话一说完,我们就全体高呼:打倒蒋介石!打倒李济深!打倒国民党右派!拥护武汉中央政府!革命成功万岁!于是,部队就按次序出发,黄明中队长率领第一中队为前卫,第二中队继之,学生队与卫生队跟随总指挥部居中,第五中队为后卫向螺溪至五华边界之旗头嶂前进。按照当时国内形势来说,我海陆丰农军挥师北上,向革命大本营靠拢,似是无可厚非。当时蒋介石占据长江下游联合国民党右派而反动。他当时手中的王牌只有何应钦之一军,与李宗仁、白崇禧的第七军,其他皆是新投降的杂牌队。但在武汉中央政府方面,则有谭延恺之第二军、张发奎之第四军、程潜的第六军,并且占领长江上游,湖南、湖北是第八军唐生智的地盘。江西则为第三军朱培德所据,皆拥护武汉中央政府。我军只要冲出广东,就可与友军会合,可是,事情往往出人意料之外。五月十七日,驻湖北宜昌之夏斗寅一师人叛变了,这次版乱虽被叶挺同志率部镇压下去,而唐生智部下何健师的许克祥,又在长沙发动著名的“马日事变”,造成湖南分为左右两派。当我军到达江西之后,江西朱培德也于六月六日宣布“礼送共产党员出境”而叛变了。接着赣南又被钱大钩所占据。这不是我们估计错误,而是形势变得太快,以致造成我们北上满途荆棘,终致彷徨于湘江之滨。深入一层来看,海陆丰农军北上,是完全错误的。假如我们不北上,可以占据海陆丰山区一带,在山区组织群众,一有机会就出击,逼使敌人疲于奔命,然后再予以各个击破。最大的错误是只看到城市,不注意农村,海丰县城一失,就显得惶惑不安,不知所措,即仓卒决定北上,回避现实,不敢与故人坚持斗争。若以我们当时北上冲破敌人一关又一关之勇,用之于当地与敌人斗争,又何怕刘秉粹之一团人。如果我们留在海陆丰,则南昌起义军到达潮汕之时、我们可以开到惠来一带去响应南昌起义军,把大部份的贺龙、叶挺军接应过来。那末,海陆丰的革命形势就大大不同了。而且海陆丰农军,多数受过严格的基本训练,大部份士兵有作战经验,可作下级干部。可是我们竟把这班有用之材带走了,并把他们葬送于湖南,怎不令人痛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