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公司最后一位离开的年轻人
最近,朋友约去天成吃午茶,她带一个男同事和一个扫地阿姨。朋友早早就去“占位”——最近城区的餐饮业很火爆,稍微慢一点,就没有座位,所以,要吃一顿饭,有时候得先去占位置。稍后阿姨也到了。我是按约时间到达,是最后到达的。看来,草根人很准时甚至提前,不像一些达官贵人一样,总是姗姗来迟,以显示自己的高贵与非同寻常。所以,我不喜欢和权贵们吃饭喝酒,喜欢和“戴毡帽”的朋友往来。
阿姨供职的公司,最近人走室空。她是最后一个人走的。几天前,老总对她说:既然公司没有人了,也不脏,你就暂时不用去打扫卫生了,以后公司需要的时候,再来。阿姨是带着眷恋之情离开公司,即使在吃饭的过程中,还念兹念兹:这么个好好的公司,怎么说人走光就走光呢?
阿姨还提起最后一个离开公司的技术人员小林,说她是目送公司最后一位离开的年轻人。说小林父母没有什么收入,父亲又生病,需要他母亲照顾,只有一个妹妹。小林身体不好,瘦瘦的,每天还要吃好多药。在公司工作的时候,勤勤恳恳,电脑维修技术很不错。离开之前,小林老是问阿姨,工资拖了一个多月了,不知道有没有发?阿姨说:问她是不知道的,要问其他人。还说小林担心上班打卡因为没有其他人了,不知道有没有记录——因为公司有规定:缺勤要扣钱。小林担心那点可怜的工资被扣。
后来我问阿姨一些情况,得知她对公司恋恋不舍也是有原因的。她丈夫是临时工,原来在烟草公司开车,但最近却歇业在家。有两个女儿一个小儿子。大女儿28岁了,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工作,赖在家里“啃老”,小女儿好像在超市当售货员,收入不高。感觉阿姨一家生活也拮据。所以希望她的老总能够把公司重新振兴起来,重新召回她去做清洁工作。
自己本身是一个农村人,农民出身,所以总是有一种“阶级本能”:对本阶级的草根人总是在关注,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给予一些应急帮助。所以,感觉在汕尾,像小林、阿姨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少的。如何增加他们的收入呢?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不拘一格创造就业,努力减少失业。怎么样能增加基层老百姓的收入,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目泪,泪奔。中小企业很难生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5_17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