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讯 发表于 2023-11-13 23:32:18

螺溪镇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近年来,陆河县螺溪镇按照“七个一”建设要求,全力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长长久久”的美丽圩镇,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坚持高起点规划,优化美丽圩镇空间布局。针对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螺溪镇坚持做好三个规划,强化科学引领。一是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广听民声民意,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同时广纳专家学者的“良言妙计”,凝聚多方智慧。通过群众座谈、专家论证以及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不断增进各方共识,确定了“山水绿境 和美螺溪”的发展定位和“一河一路一区一园两业”的发展思路,让发展规划更具合理性、实效性和科学性。二是绘就发展蓝图,精细布局。聚焦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坚持绿美生态发展底色,以科学精准做好“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为抓手,立足地区自然地理格局和资源禀赋,统筹生活生态生产发展需求,强化要素保障,精心编制了《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规划》《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五年发展规划》,为推动螺溪城镇提能、产业提效、生活提质提供了科学指引。三是建设美丽实景,久久为功。近年来,该镇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认真谋划并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有力地推动了美丽圩镇建设,“七个一”、“三圈四中心”雏形已成,并将在“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推动下,不断提能增效。

      坚持高标准建设,推动美丽圩镇扩容提质。螺溪镇通过微改造、小提升,扎实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圩镇面貌进一步改善,短板进一步补齐。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圩镇新风貌。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统筹国债、涉农、驻镇帮镇扶村等资金5000多万元对镇圩进行升级改造,全面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完成道路“白改黑”改造15条,划分机动车、电动车停车位1600多个,统一制作店招300多个,清理整理“三线”6000多米,改造房屋外立面10000平方米,升级改造污水、自来水管网,实现道路沥青化、停车整齐化、房屋美颜化、店招统一化、市场规范化,圩镇面貌由旧变新。强化联城带村功能,完善三圈四中心。推动服务圈便民高效,建设卫生院门诊楼、镇文体中心、新良小学、中心幼儿园、教育补短板等民生项目,改造提升镇消防所、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派出所、农贸市场和农商行网点,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推动生活圈品质提升。结合螺河宝安碧道项目建设,贯通螺河东部绿色廊道,充分盘活东部片区资源。列出小公园、小广场、绿化建设等项目认捐清单,发动乡贤认捐,共募捐50多万元在螺河两岸、省道S238沿线和镇区主要市政道路两旁栽植紫荆花、桂花、樟树等绿植,推动“一河一路一镇”廊道绿化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推动商业圈扩容提质,实施土地储备项目,在下街片区再征地86亩多打造绿色产业园,建设标准化厂房,计划引进饮用水、农产品、中药材加工和新型建筑材料加工等企业进驻,带动周边消费升级,镇村商业氛围进一步浓厚。

      坚持高效能管理,推动美丽圩镇宜居宜业。该镇加强圩镇卫生整治和秩序管理,持续提升辖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抓常态保洁,让圩镇环境干干净净。镇村垃圾处理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由镇统筹资金聘请专业的第三方公司承包各村(社区)的绿化保洁服务,通过专业作业和专员管理,实现卫生保洁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以创建全国卫生镇为契机,在圩镇推行“摇铃收集+垃圾分类”集中收运机制,通过“撤桶并点+定点投放”,实现“垃圾不落地”。另外,创新推行“党建+乡村治理”的户积分评比奖励制度,以“积分考核、兑换奖励”的形式全面调动群众和商户落实“门前三包”的积极性,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对全体住户全覆盖更换“粤居码”数字门牌,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管理,并强化日常综合执法监督检查,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交通、市场、“两违”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商户、摊贩经营,全面清理房前屋后乱堆放杂物,实行镇区禁炮。抓便民服务,不断巩固和深化镇街体制改革,以推动“一中心四平台”高效运转为依托,持续提升圩镇服务功能。联合职能部门,梳理高频可办事项32个,通过前台综合窗口受理、业务材料内部流转,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实现“一站式”办理。高标准打造“民情地图”联勤指挥中心,依托中心指挥、巡查、调度、处置等功能,落实落细“网格化”管理,强化专职网格员日常巡查走访,实行常态化巡查监督,高效调配执法队伍、应急队伍、职能部门等力量,对圩镇管理漏洞、安全隐患、违规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反馈,严防乱象“回潮反弹”。持续按照应急管理体系“四个一”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标准提升圩镇应急消防专业化能力水平,高标准建设应急物资仓库,配齐应急救援设备,并以军事化管理模式强化专职消防队伍实战能力,打造圩镇“10分钟救援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螺溪镇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