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梅陇林归丰 乐善好施扬美德
海丰县梅陇归丰林旧时被人称为名门望族,与海丰县著名的历史事件“三个涌盖梅陇”以及海丰八景之一“凤河晚渡”都有关系。据《归丰族吏》记载(林绍渟著),林氏先祖林菁(林秀)曾在归善县(今惠州市)经商,后回海丰梅陇开设归丰商行。“归丰” 隐含“归善”、 “海丰” 两地之意,从此,梅陇林氏家族以“归丰林”扬名海内外。游学汕尾定居梅陇
林氏祖先从中原步步迁至福州、潮州。公元1588年其子孙林省谦生于潮州澄海县湖心乡,聪明好学,人称“宿学”( 学界名人),配许氏。1636年,留下祖产给弟弟们,安顿妥妻儿,独自游学汕尾,教书于金锡都敢下乡(现汕尾市城区红草镇)敬业乐业,数年不归。其子公諡孝顺厚道,温文儒雅、聪明能干、有魄力、有远见,于1640年偕毌许氏由澄海来汕尾就父,一家团聚,其乐融融。后定居于梅陇镇,成为归丰林一世祖。
林省谦第五代裔孙林菁(林秀),其父林茂春去世时,年17岁便给联安姓唐的亲戚打工,由于聪明能干,工作努力,为人谦虚,勤学负责任,不久由店员升为采购经理。他24岁时,前往惠州发展,拓阔了眼界和境界。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31岁的林菁返回梅陇以“归丰”字号在梅陇搞商业,雇用埔头一位姓谢的为采购员,常驻惠东。1785年,广东韶关地区一带发生特大洪灾,林菁眼光独到,果断通知姓谢的雇员,尽快大量订购烟叶等,待全省烟草市场极为紧张时才出手抛出,故一本万利,由此起家发展,在社会上多作公益事业,在梅陇大建“九包五”住宅,并连续兴建。从此名声远播,顿成名门望族。
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后,林菁从此开展各项投资活动,有计划地开拓商机,他的生意涉及各行各业,经商不单在广东省内,还和外省人合作经营跨省跨国洋务贸易,均能因天时、地利、人和赚取丰厚的回报。商业之外,他非常重视本地渔、农、盐业的发展。鉴于梅陇近海大片滩涂未开垦、“王坣”久年失修(现东关联安围)、农民生活困苦的状况,他认为这是梅陇开发的大好时机,于是主张以商养农,首先是海堤延长加固、围塭造田、建设盐町等等。这空前庞大的项目投资,立竿见影,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海丰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王坣
加固后,梅陇平原不断扩大、“防咸蓄淡”均奏功效、农业生产大幅增收,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利国利民利己的投资回报,是造就了他富甲一方,成为商业奇才的成功典范。海堤坣即1718年,“三个涌盖梅陇”发生后,于乾隆元年海堤筑成,称之“王坣”。林菁严谨俭朴,博学多才,尊师重教,亦多有善举,如造桥修路,施棺赈饥,建校兴学,嘉庆十年(1805)建东斋西斋二所“义学堂”。先后建沙埔桥、石牌银溪桥,重修汇津桥。在荒年自动减田租、铺租,平卖粮食,与大众共度时艰。深得邑人赞许。清道光二年(1822)去世,当时两广总督觉罗吉庆曾赐书写“惠心好义”的牌匾以资鼓励。于是“归丰林”之名,闻名全省。
乐善好施 贤人辈出
归丰林先贤发迹后以乐善好施闻名。其中,林格具有代表性。据清同治版《海丰县志·续编·人物》载:林格,字舜翼,号寿山,例授五品衔。乐善好施,平道路,造桥梁,修城填海,倡建学署考棚,重修明伦堂、节孝祠、息广宾兴,鼎建茶亭,送文庙工祝粗,设大液、凤河义渡。据不完统计,林格平生业绩主要有:修造路桥五座。1832年建梅陇庆康桥,1833年建浅沙安康桥,1841年建平安塘永康桥,1843年建王化塘达康桥,1845年建羊蹄岭五康桥。置建三大义渡。1850年,建设大液义渡。1851年,建设凤河义渡,如今凤河古渡口旧址边,竖立着一块书写“凤河义渡”石碑,附刻“贵客往来不用给钱”,成为海丰八景之一的凤河晚渡。1876年,捐建公平墟双溪口义渡。
赈灾扶弱济贫。战后重建或灾疫饥荒之年,林格均开仓赈饥,施棺济药。同时降减租金,平卖粮食,与大众共刻时艰。他重视后代教育。1847年,在海丰城西建设“联桂家塾”,藉以教育林家子弟,亦让邻近穷人子弟免费就学。1850年,送霞埔等处租田12石作孔庙教育经费。倡建海丰试院。1839年,与贡生黄继元上书朝廷,议将海丰丽江义学改建海丰试院。1843年获准,海丰学子从此减少劳顿之苦,考秀才免上惠州府。1877年,其子光佩置业出息长年为通邑文武试卷交费,海丰学子不再交试卷费。捐租施茶费用。1846年,归丰林楷建羊蹄岭茶亭。续后,林格与之合资购买租田20石作顾人施茶及种植松柏费用。1859年,林格又追加南山及浅沙田租24石五斗续作费用,并立碑禁伐。
林格逝后,通邑绅耆上书表彰其德。1866年元月,两广总督瑞麟、广东巡抚郭嵩焘赐匾“保釐桑梓”特予嘉奖,梅陇邑人设其神牌奉祀于梅陇华光大帝庙,奕世扬名,永为缅怀。归丰林贤人甚多,其先贤中比较出名的还有林汝梅和林剑虹。林汝梅曾任湖北施南府知府,道光廿七年(1847年)诰封为奉政大夫,同治二年(1863年)诰封为朝议大夫。林汝梅政见卓越,所到之处整肃吏治、兴修水利、鼓励农桑、扶助手工作坊,减轻税赋,人民称颂,皇帝嘉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