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 ——我市多措并举抓好小学思政学科建设提升育人质量侧记
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我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市教师发展中心积极采取“六抓”即抓好党建引领、抓牢区域研修、抓优课题研究、抓实能力提升、抓紧基地建设、抓强经验推广等六大措施,有效促进我市小学思政学科地位进一步强化、建设水平充分提高,课堂活力得到激发,课程资源逐渐丰富,实践教学有序开展,思政课教师队伍水平稳步提升,为推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思政教研力量。抓好党建引领,擘画思政一体化“新蓝图”全面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思想引领、制度保障、责任推动“三位一体”,及时召开全市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会暨专题研讨会,系统谋划,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健全“大思政课”体系,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任务,加强思政课一体化的制度创新,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贡献更多的“小学智慧”、探索更多的“小学经验”。
抓牢区域研修,练好业务提升“基本功”我市通过常规要求、学科区域教研、教学视导、名优教师送下乡、课例展示等举措,着力抓好课堂教学这个第一要务。市教研团队先后走进城区奎山小学、海丰县陶河镇陶东小学,陆丰市西南镇中心小学校、溪口小学和碣石镇锦江实验小学、陆河县河田镇河田小学、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东洲街道中心小学等,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区域教研活动,活动以展示课为例,为教师们提供研讨学习、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做到校本化、班本化、生本化,落实课程核心素养,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也提高课程的亲和力。
抓优课题研究,激发教育科研“新引擎”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思政课创新发展为落脚点,不断拓宽科研途径,丰富课题研究活动载体,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大力推进课题研究,引领“大思政课”建设向纵深发展,2023年省市级课题《提高高中学生政治学科公共参与素养的策略研究——以汕尾市为例》《汕尾红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路径研究》《海陆丰红色文化融入汕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全部通过结题验收;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的策略研究——以汕尾市为例》获得立项,正在研究。学科团队以研促教,全面激发教研“新引擎”。
抓实能力提升,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我市通过教师培训、教学能力大赛、论文评比、深汕帮扶等形式,先后组织了市、县专(兼)职教研员参加2023年广东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教学基本功指导能力专项研修活动、2023年义务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教师)培训,开展汕尾小学思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学员们通过听讲座、研课标、入名校、观课例、访名师等形式进行学习,着力提升了业务素质和能力。同时建立思政课教师岗前培训、骨干培训、访学交流等长效机制,着力培养思政课教师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理论教学与教学研究能力。组建市、县、校级“大思政课”“名师+”研修共同体,定期开展送教下乡、送培到校活动,充分发挥广东省蔡郭秦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让教师们做到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进一步促进专业成长。
抓紧基地建设,坚守思政育人“主阵地”2023年8月省教育厅批准我市申报的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汕尾)基地,基地共有10所学校(其中6所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18名基地项目团队成员;将思政课程融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活动中,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依托海丰县红宫红场、彭湃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现场教学+情境探究+参观体验”的方式进行思政课教学,以爱国情怀激励人、课程融合浸润人、传统文化熏陶人,让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更加丰富,让红色革命精神焕发出蓬勃的力量。
抓强经验推广,调高宣传报道“扩音器”市教育发展中心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及时推广小学思政课建设好经验、好做法。一年来,在《广东教育》(师道)《汕尾日报》(教育周刊)等报刊上发表论文、新闻稿件多篇;在“汕尾教育局”及相关学校微信公众号上推文10余篇。思政工作作为育人育才的关键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立足新时代,不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深耕思政工作沃土,才能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美好华章。
来源:汕尾日报记者:林卓鑫通讯员:蔡郭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