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课堂怒发冲冠的老师支招
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4-4-17 16:00 编辑对课堂违纪学生,任何棒喝都要不得,怒发冲冠更要不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学会分析课堂纪律不好的原因。违反课堂纪律具体有哪些表现呢?明显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像说闲话、开小差、小动作多、爱传递东西、离位、爱大嗓门式地乱接话,引起哄堂大笑等,还有一些“安静”违纪行为,如趴桌睡觉,看课外书等。
不同的同学违纪原因各不相同,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是学习基础差,跟不上学习进度,课堂无事可做;二是自控能力差;三是自我认同感低,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四是家庭因素的影响,或缺乏关心,通过课堂“另类表现”吸引关注,或过度关心备受溺爱,以自我为中心,课堂纪律意识淡薄;五是师生关系不和谐;六是课堂内容不吸引或课堂氛围不活跃等。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很难一时半刻克服违纪行为,时常让老师们“焦头烂额”,甚至失去耐心。教育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为引导纪律差的同学更好地成长,为孩子未来发展而教,我们应如何在帮助孩子纠正行为的同时,更好地教育他们呢?下面就课堂“乱接话”的同学为例,谈谈如何解决课堂纪律问题。
一、稳心态,析原因假如班级里有“乱接话”的同学并总是引起其他同学哄堂大笑,班主任要先冷静,结合课堂具体表现和课后聊天,了解学生是如何想的,判断该同学是为了彰显个性、故意捣乱还是性格使然,是否为了求关注而用“旁门左道”?只有分析学生背后的需求,才能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二、明方向,定目标学生看似“乱接话”,但其内容是否有价值?能否转换为教育资源?或只是为了引起轰动,“唯恐天下不乱”?假如学生的“乱接话”是基于他现有的认知,真诚的回答或发问,班主任和科任可以在课下及时的询问,用具体的事实来谈,不要一上来就给孩子定性“捣乱”“违纪”等。假如学生在单独聊天和简单教育过后,以后的课堂还是一如既往地“乱接话”,不顾课堂纪律,那么接下来班主任应明确教育的目标。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要纯粹“一刀切”让其“闭嘴”了事。如何不扼杀学生好奇心的前提下,保证他能“好好发言”?爱课堂大声接话的孩子往往个性比较张扬,也有可能是思维很活跃,嘴巴比脑袋反应快,班主任制定目标,保留其发言权利,但需要教导其认真聆听,通过典型事例、微班会等方式使其明白聆听的重要性。尊重孩子个性还体现在“扬长”,孩子敢于表达是可贵的特质,在班集体活动、演讲比赛、歌唱比赛、啦啦队等,可以让孩子尝试展现自我,发挥其“显眼包”和“气氛组”的作用。
三、明规则,改行为班主任从班规层面规范好课堂秩序,等老师发问完毕后再发言,同时与科任老师沟通,让科任老师提出具体的课堂要求。课下与该同学达成协议。首先肯定该同学积极思考,同时教导其要善于聆听。老师提出问题后,先安静思考30秒到1分钟,说话前思考自身的发言是为了求知还是为了标新立异,然后再举手提出疑问或回答,如果课堂中无法及时解决疑惑,可用“纸笔”代替“嘴巴”,写下来课后请教老师。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交代清楚,让孩子在课下有充分的表达机会。
四、降预期,有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习惯都不是一时半刻养成,也不是一时半刻便可改变,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也要给予孩子成长的时间,不要期待孩子在一次对话或者一次批评中立刻变成我们心中的“乖乖小孩”,不要学生一两次的重复犯错中丧失信心。我们要摒弃过高的期待,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行为纠正可视化。给该孩子量身定制“打卡记录表”,让孩子按照上一点的方式行动,寻找监督人,一天达成目标后,在“打卡记录表”中做好标记,并在三十天后谈谈自己的变化与感悟。
五、好关系,正反馈课下多给予关注与关心关爱,多谈心,从生活、学习中多了解他的困惑与需求,慢慢引导其不要通过另类的方式博得关注。每当该同学的表现有进步时,不要吝啬表扬,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积极肯定他的改变,要具体描述他的改变行为,让他明确什么行为值得肯定,必要时可以给予奖励。
六、用小组,促自律班级中设立小组,每个小组进行小组建设,设计组名、组徽等,设计德育小组竞争制,将纪律、卫生、体育、仪容仪表、学习等纳入评分机制。评分机制中增加“提问”一项,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共同商议,课堂积极回答或课内外提出“有思考性”“有质量”的问题,纳入到加分项,这传递着一种信息:积极思考和提问是值得肯定。小组内设置目标,以集体目标激发个人目标,以小组荣誉约束自身行为。
七、携家校,促成长在校时,班主任要多观察孩子,了解其思想及行为,学生在校的表现是蕴含着家庭的影子。与家长保持沟通,家校协同,全方位了解孩子及其家庭状况及心理状况,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不管是哪种教育办法,都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遵守纪律,更要在规则之下,了解、关心学生,结合学生自身个性特点,发挥其优势,引导其健康成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