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将刘国勋罗山桥和怀远将军合葬墓列入文保单位
本帖最后由 埔陇宫 于 2024-5-21 22:08 编辑建议将刘国勋罗山桥和怀远将军合葬墓列入文保单位
刘再明
近日获息,汕尾市文化部门在征集不可移动文物的线索,笔者有料要报;怀远将军刘寿山在捷胜镇黎明洞的对联诗词摩崖石刻,被汕尾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受到官方保护,每日游人墨客登临瞻仰不断;位于海丰县黄羌镇双圳村刘祖坑的刘寿山怀远将军夫妇合葬墓及位于海丰县黄羌镇官背洋村的继妣诰封淑人阙氏墓,同样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受到官方保护,每年清明时节、七月十五,汕尾刘氏宗族和附近村民都会举行祭拜,人头攒动。
刘寿山,明朝怀远将军,官任碣石卫指挥同知,是抗蒙英雄和抗倭名将。
《明史》卷二百三十记载:
“怀远将军刘寿山,万历十四年正月十九日赠蟒玉、金币,有差。初,御史王之栋因建言得罪,戍宣府,没于贬所。万历十四年,其子请恤,疏言父在宣府屡立战功。于是寿山等前守城诸将同时录功,而之栋亦得赠官归葬。有旨:怀远将军刘寿山等二十员,各赏金币,以酬战功。寿山等谢恩,举表里之赐,自表忠忱于陛下,益坚臣节于九原矣。”
国史获悉,怀远将军、碣石卫指挥同知刘寿山,曾是明朝名将李如松的麾下,和正直无私的王之栋一起任事,曾驻守于边陲重地宣府镇,保卫京师,抗击蒙古族南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怀远将军刘寿山的战绩,得到万历皇帝的认可,明神宗朱翊钧御赐蟒衣、玉带、金币,以酬战功,名列第一。刘寿山卒葬海丰县黄羌镇双圳村刘祖坑,巨墓400多年来受到村民保护,尊称“福德元帅老爷",清明时节和七月十五举行缅怀祭拜。
其子刘国勋,诰封昭勇将军,官拜碣石卫指挥使,官秩正三品,在海陆丰建造了三座桥梁:从正桥、罗山桥、山门桥,创建墟市一个:高田市,后世评说道:“功勋遍大地,福泽佈斯民”;昭勇将军碣石卫指挥使刘国勋抗击满清入侵,薨于战场,为国捐躯,后人追思不忘,立庙祭祀,私谥“罗山公爷”,万民崇拜,永垂不朽,化作神灵,保佑黎民百姓于千秋万代。
从正桥、山门桥位于陆丰,从正桥已拆毁,山门桥被改建,只有罗山桥仍然在正常使用;昭勇将军、碣石卫指挥使刘国勋建造的罗山桥,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位于海丰县可塘镇高墩村,东距罗山300米左右,今群众俗称“高墩桥”,罗山桥从河堤丈量起,桥长15米左右,宽1.8米,东西走向,是一座四墩三段的石板平桥,每段由5块石板合并而成,简约又实用,具有典型的明朝风格,虽然400多年来饱受洪水冲击,现在仍然屹立不倒,至今仍保存非常完好、依然能够使用。刘国勋罗山桥,《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惠州府志》、《海丰县乾隆志》、《海丰县同治读志》等文献史册均有记载,是明代海丰县东路古驿道唯一的实物遗存,文物价值无可比拟,笔者建议400多年的历史古迹有必要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受到官方保护。
2023年3月27日,汕尾市红草镇径口村山上惊现怀远将军刘寿山父亲和祖父的合葬墓,由刘国勋重修于明朝崇祯十四年四月。
刘氏将军合葬墓碑文曰:
明诰赠怀远将军曾祖 △(该字风化分辨不清)仙、祖茂轩刘公墓
崇祯辛巳岁孟夏吉旦
孙国勋同男承基、承陛、忠陛立石
随着汕尾市怀远将军古墓葬群的逐渐发现,和刘寿山父子生平事迹的逐步还原,使汕尾市的历史底蕴更加丰富和厚重,为研究汕尾文化提供了新的契机,刘寿山家族保卫国家神圣疆土不受外来敌寇的侵袭,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受到百姓的爱戴、景仰和缅怀,甚至被敬祀为地方保护神进行祭祀,体现军民鱼水一家亲之情,是汕尾地区一本鲜活的爱国主义模板教材。
刘氏怀远将军古墓葬群,是抗击敌寇入侵、卫国保家安民的见证载体,具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进一步加强汕尾市刘氏怀远将军古墓葬群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尊崇卫国忠烈,激励后代崇拜英雄,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使中华民族的人文脊梁更加坚挺, 所以,笔者建议将刘寿山父亲和祖父的合葬将军墓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2024-5-21)
此建议很好 刘寿山将军墓被盗过多次了,盗墓贼请绕道 埔陇宫 发表于 2024-5-23 23:08
刘寿山将军墓被盗过多次了,盗墓贼请绕道
亟待修复{:4_10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