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某地发现形制罕见的葫芦形墓
葫芦形墓—陈荣华夫妇合葬墓四普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普查队员们踏遍田野山间,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搜寻历史碎片。此次普查的目的,不仅是对三已登记的文物进行复查,更是挖掘更多文物资源。2024年10月24日,汕尾市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队与红海湾普查队伍在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开展四普实地调查,在该街道发现一座形制罕见的清代葫芦形古墓葬——陈荣华夫妇合葬墓,现场开展调查与登记工作。
陈荣华夫妇合葬墓
陈荣华夫妇合葬墓位于遮浪街道东尾村前双石仔山。从空中俯瞰,墓葬形似葫芦。墓葬占地面积3285m²,墓体面积63.43m²,总长14.5m,最大宽8.6m、最小宽2.4m。该葫芦形墓地由主、副塚连成,俗称“双坟衣”,被认为能够聚集气场,象征着家族福禄吉祥、繁荣昌盛,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墓葬形式,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体现了古代人们对风水和吉祥的追求。
墓葬坐南向北,灰沙土夯筑,依地势由垅环连接构成前后主副坟塚结构。依次为月池墓埕、拜堂、祭堂、主塚、副塚。主塚墓碑由花岗石打造,碑额祥云拱月图,圆圈处雕“清”字。碑文:四世祖考国学生谥质直惠丰 妣谥端淑洪氏孺人 陈太公妈之墓 嘉庆二十四年岁次己卯吉修 一九九一年装修。副塚碑文:陈太公妈之墓。墓后遗存有“拔元”石匾。据陈氏后人介绍,该墓原有石牌坊,上世纪80年代修村道期间拆毁,石匾为牌坊遗物。
据《陈氏族谱》记载,该墓为其四世祖陈荣华夫妇合葬墓。陈荣华(1701-?),字衍周,莲友。16岁入读国学,清雍正十三年(1735)乙卯科拔贡生,考取内廷教习。先后在惠州府、江西任儒学教谕等职。于任上离世,原葬于江西,嘉庆二十四年(1819)迁回本地。
陈荣华夫妇合葬墓规模较大,
原貌保存好,形制独特,建筑形式具有江西、福建等地风格,是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具有一定的保存及研究价值。
END
文字|许惠晓排版|程芷盈审核 | 练娟来源:汕尾市博物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