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区委书记肖勇科: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浙江之长谋新篇

发布者: 汕尾资信 | 发布时间: 2024-5-31 10:35| 查看数: 19044|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市民网-客服 于 2024-5-31 10:41 编辑

编者按: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召开后,5月22日至25日,汕尾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省温州市、金华市、湖州市考察,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好经验好做法,为汕尾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力赋能。南方+独家发布汕尾市党政代表团成员考察学习手记,敬请垂注!
  这次考察学习,我们分别赴温州、金华、湖州3个城市13个点位观摩学习,有城市社区和乡间农村,有商贸企业和工厂,也有现代化数字高地和历史文化古迹,所到之地产业兴旺发达,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村村如画、处处皆景,生机勃勃的景象给我带来巨大的感官冲击和思想触动。


1046846.jpg

 我切身体会到,汕尾市城区在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乡村发展等方面,特别是在发展理念、思路模式上落后,说明城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概括来说,我认为浙江“千万工程”有五大突出特点值得城区学习借鉴。
  思想先进理念新。主要体现在浙江建立了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好”机制,注重运用专业化、市场化的思维实施乡村运营管理的“活”理念,开发数字平台参与未来乡村治理的“新”技术。对标浙江,城区尤其要先来一场思想变革和理念更新,以“明珠三号”攻坚行动为抓手推进全领域各方面改革,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大湾区市场,把纵向帮扶、横向协作、“双百行动”、中铁助力、企业参与、群众支持全方位统筹起来,以创新的思维将带回的浙江好做法吸收转化为城区的新办法,同时攻坚推进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规划先行标准高。浙江把做好前期规划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科学制定“一村一策”,整治范围渐次铺开,最终实现全域乡村美丽宜居、各有出彩。这启示我们,既要凸显差异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做好村庄规划编制,避免“各镇同景、各村同貌”;又要注重示范引领,高标准做好2个典型镇、29个典型村培育工作,加强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推动全区各镇村对标对表,以“典”带面推动镇村实现整体提升。
  基础过硬环境优。浙江一村一落皆是干净、美丽、便利、文明、有序的崭新面貌,真正做到了从“面子”靓到“里子”美。相比而言,虽然城区近年来在城乡风貌、设施服务、生态保护、基层治理上下了不少实功,但我们的力度、广度、深度和精度均远不及浙江。接下来,我们将加力推进城乡风貌蝶变,围绕自然生态化、环境景观化,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和“微改造、精提升”,全力改善房、田、山、水、路、沟、渠等面貌,“绣”出处处好风景。加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民生服务设施,从人才引育、就业创业、招商引资等方面定制“政策包”“加油包”,拿出诚意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体制环境。加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深化“民情地图”实践应用,将乡土特色和农民需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
  产业融合实力强。浙江的产业发展可谓是“点石成金”。城区拥有良好的海洋、农业、生态、文化等资源,在做好产业融合、“点石成金”上同样大有可为。我们将深耕海洋文章,全力推进汕尾(马宫)现代渔业产业园、捷胜现代三级渔港、江牡岛现代化海洋牧场、晨洲蚝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以水产品为主的海洋牧场食品谷。深耕“土特产”文章,用好晨洲蚝、红灯笼荔枝、宝楼生姜等优势农产品,延长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包装,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深耕农文旅文章,谋划打造全域农文旅融合特色县,以“山海湖城康养地,渔文旅体休闲都”为总体定位,加快农渔体验、人文研学、海上体育、乡村酒店等业态导入,全力打响“粤港澳优质生活后花园”品牌。

  执行有力抓到底。浙江正是因为20余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锲而不舍实施“千万工程”,才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群众。广东省委部署实施的“百千万工程”同样是一场长久耐力赛,我们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一步步把城区美好蓝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景图。
来源:南方+
留言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评论:(0)
资讯推荐
热点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