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高质量发展美丽画卷——华侨管理区侨兴街道推进“百千万工程”侧记

发布者: 汕尾资信 | 发布时间: 2024-6-15 09:36| 查看数: 4158|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市民网-客服 于 2024-6-15 09:38 编辑

  去年以来,华侨管理区侨兴街道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做好产业发展、圩镇建设、绿美生态、党建引领“四篇文章”,切实把“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转化为可观可感的“实景画”,推动侨兴街道高质量发展。

1050701.png
1050701.png
  侨兴街道大力推进花卉产业发展。

  做好党建引领文章 走好结对共建之路
  侨兴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企业、院校沟通联系,推动结对共建。
  该街道积极推进中铁(广州)投资发展助力项目,与市指挥部项目推进组、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相关行业专家沟通对接,对项目规划、设计、实施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入探讨,积极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配齐、配强要素保障,为项目顺利推进、加速落地保驾护航。4月15日,由中铁广州局集团助力汕尾“百千万工程”第一批公益性建设项目华侨管理区侨兴街道甲港路路面提升工程提前15天顺利完工。
  该街道扎实推动“双百行动”,加强与市委党校、汕尾技师学院结对共建,立足街道实际,充分发挥市委党校、汕尾技师学院学科和人才优势,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培训、“三同”实践、送教下乡、助农直播和共建“人才林”等多场活动,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活力,助推侨兴街道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做好产业发展文章 走好强镇富民之路
  侨兴街道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水果产业、花卉产业、大米产业为主导,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该街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水果种植结构,引进新品种,提高水果品质,目前成功打造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和“全省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实现年产值1.5亿元,有效带动了超过500户农户实现增收;积极尝试建立水果销售网络,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让优质水果走进千家万户。
  该街道以“政府流转撂荒地+社区免费发苗+群众种植管护+集体受益”乡村绿化新模式,将第四社区作为试点社区累计流转撂荒地3亩,为群众免费提供红宝石芭乐等优质果树苗276棵,提高群众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带动更多群众投入绿美建设;以发展“美丽经济”为目标,大力推进花卉产业,前海苗圃基地规模已达100亩,引进多种知名花卉品种,现该基地已成为深圳前海时花和汕尾市城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同时积极探索花卉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打造花卉景观,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
  该街道还以优质绿色健康为方向,通过推广优质稻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大米的产量和品质,培育“侨尖香”“侨尖山”品牌,不断提升大米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年产值达8000万元。

  做好圩镇建设文章 走好宜居和美之路
  侨兴街道严格按照“1+4+7+9+N”建设要求,以实际行动绘制了侨兴“蝶变”新画卷。突出规划先行,编制《侨兴街道乡镇建设规划》及9个村(社区)实用性村庄规划,充分挖掘农、文、旅资源,以农促旅,以文塑旅,以旅带农,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文、旅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聚焦环境整治,通过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雨污分流管网、无害化卫生公厕等,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有效解决中心区群众排污问题;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存量任务攻坚、“六乱”治理等,进一步“扮靓”乡村环境。
  该街道聚焦创建美丽圩镇示范点,精心雕琢完成“七个一”节点打造,在此基础上创建风貌提升示范点,推动完成示范片区房屋外立面风貌整治及侨惠公园风貌提升;精心构建“三圈四中心”发展格局,配套建设幼儿至高中年龄段学校、人民医院、敬老院、幸福食堂、小公园等,打造15分钟生活圈。道路基本实现硬底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推动城乡进一步融合发展。

  做好生态优先文章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侨兴街道积极响应绿美生态建设号召,以“绿”为底,向“美”而行,全面开展植绿扩绿护绿专项行动。
  该街道抓住春节、清明和国庆等节日乡贤返乡探亲契机,多次召开乡贤座谈会,发动乡贤的汇智聚力共建绿美,去年以来,认捐认种共计716.05万元;结合“五道两清零”行动和城乡绿化“断头树”专项排查清理行动,在全街道辖区内科学选择生态效益较好的乡土树种。截至目前,完成乔木种植8400余棵,完成灌木种植12200余株。
  该街道还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打造“青年林”“巾帼林”“同心林”“乡贤林”等一批主题林,建设村头公园、社区绿地和主次干道等“绿色空间”,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休闲场所和绿色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在“植绿扩绿”基础上做好“护绿文章”,全面构建区、街道、村(社区)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建立“一长二员”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和常态化巡林护林机制,并通过绿委会、绿美轻骑兵、志愿者等,带动广大群众主动担任“四旁”“五边”、房前屋后的“护绿员”,营造全民护绿的良好氛围,共同为街道生态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汕尾日报记者  曾佳鸿
  通讯员  侨兴宣
留言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评论:(0)
资讯推荐
热点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