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中组建的红二师军医院

发布者: 戴镜兵 | 发布时间: 2024-10-11 14:36| 查看数: 20055|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在战火中组建的红二师军医院
◎戴镜兵
微信图片_20241011143035.jpg
192711月,海陆丰地区迎来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为了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彭湃和中共东江特委决定强化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简称红二师)的后勤保障体系。在此背景下,军需处应运而生,蓝新被任命为处长,负责在惠阳县的中峒建立后方基地,储备粮食和关键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为了提升医疗救治能力,红二师决定成立军医处,并委任徐汝霖医生为处长,刘汉兴为党代表,办公地点设在黄羌圩外的神庙(丘氏公厅)
微信图片_20241011143042.jpg
在招募海陆丰地区医生和护士的过程中,一位名叫梁寿之的年轻人脱颖而出。他出身于汕尾郊区桂竹岭村的一个医药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医并帮助经营西药房。在作矶中学毕业后,他回到本村担任小学教师,并深受农民运动的影响,逐渐倾向于革命事业。当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的消息传来时,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革命队伍,成为海丰县工农革命军团队中队的一名庶务。
微信图片_20241011143047.jpg
19271119日,红二师成功攻克捷胜城。在战斗中,有两位伤员需要送往黄羌军医处接受治疗。中队长林军杰得知梁寿之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后,便派他负责护送伤员。梁寿之随即前往汕尾福音医院, 邀请医生庄其瑞和张炳辉一同前往。到达黄羌后,由于徐汝霖处长与梁寿之是故交,便将他留在了军医处工作。而庄其瑞和张炳辉则返回福音医院继续他们的医疗事业。
微信图片_20241011143051.jpg
不久后,红二师四团奉命前往陆丰攻打碣石城。为了加强战地医疗救治能力,红二师决定在陆丰县城成立战地卫生队。梁寿之被授予准尉军衔,并被派往陆丰与南昌起义军军医萧卓共同组建卫生队。在梁寿之的努力下,庄其瑞带着一批医疗器材加入了卫生队,并邀请了他的妹婿许师慎一同前往。很快,一支由队长萧卓、医生庄其瑞(上尉军衔)、梁寿之(中尉军衔)、司药兼外科许师慎(少尉军衔)以及担架兵、文书、庶务、运输员、炊事员、勤务员和警卫员等组成的战地卫生队正式成立。
微信图片_20241011143057.jpg
卫生队成立后,他们随军作战,积极救护伤员,参加了红二师四团此后所有的战斗。在攻克陆丰河口(现属陆河县)的战斗中,由于地主在水中投放砒霜导致战士中毒,梁寿之连夜赶回师部取药解救。
微信图片_20241011143101.jpg
1928229日,海丰公平圩被国民党军攻占。红二师配合赤卫队于31日和5日发起两次反攻。在第二次反攻中,党代表颜昌颐不幸负伤,由许师慎进行紧急处理并 包扎后送往后方医院治疗。随后,部队奉命开往惠来。在行军途中,庄其瑞由萧卓和梁吟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微信图片_20241011143107.jpg
在惠来妙海村,卫生队的成员们和红军一同聆听了彭湃关于攻打惠来城的动员报告。惠来城攻克后,医生们不仅为红军战士治病疗伤,还为俘虏提供了 医疗救治。然而,随着国民党军对山区根据地的围剿日益加剧,红军被迫分散斗争。卫生队的医生们也随之疏散,三位海陆丰籍的医生被迫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微信图片_20241011143111.jpg
尽管他们被迫离开了战斗岗位,但他们在红二师留下的光辉足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将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41011143116.jpg
红二师部分军医们的命运
在黄羌的军医处,招募行动紧锣密鼓地进行,吸引了众多医疗人员的加入。海丰平民医院的女护士陈寿文、陈香存,以及开药房的医生陈振文(均来自海城),毅然决定投身其中。同时,曾协助运送伤员的张炳辉带着一批医疗物资再次应募,而来自公平的药房老板吴明智、吴德香两位医生也积极响应号召。他们在黄羌圩进行了约半个月的学习,随后在冬至后前往中峒,与之前在朝面山服务的南昌起义军医生、护士汇合,其中不乏缠足的小脚女护士。
微信图片_20241011143121.jpg
抵达后,医生们迅速与群众合作,搭建了两座相对而立、中间留有通道的大茅棚,每座包含四间房间。后方医院还配备了四名警卫员、两名勤杂员(彭平、彭佛,均为海城桥东人)以及炊事员等工作人员。
微信图片_20241011143126.jpg
随着后方医院的成立,柯平、前农民药房医生吕楚雄、刘恩泉夫妇、柯瑶英,以及海陆丰第一次武装起义后随军北上的林枝等医护人员相继前来工作。当红二师进军紫金时,医院还派遣部分医护人员参与战地救护。
微信图片_20241011143130.jpg
在伤员救治方面,海陆丰的军医主要负责一般伤员的治疗,而南昌起义军来的军医则专门处理重伤员。有一次,陈寿文与南昌起义军的军医合作,为一位生命垂危的重伤员成功进行了截肢和摘除眼球的手术,挽救了伤员的生命。
随着红四师伤员的加入,医院伤员数量激增,最多时达到200多人。由于药品短缺,医护人员不得不自力更生,拆出棉被胎进行蒸煮消毒,用白布剪成条块替代绷带和药棉。
微信图片_20241011143135.jpg
然而,国民党军队的攻陷使得形势急转直下。梁寿之受命协助将后方医院迁至岩石山,但此时伤员和医护人员已大幅减少。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南北夹攻,陈寿文带着10多位伤员逃下山,却不幸被冲散。她最终与炊事员马务忠相遇,一同逃往偏僻的苦竹园,再下麻竹,却屡遭国民党军队追击。在丘陵地带的双圳文明石等村,虽得到陈桂招的照料,但生活极为不便。陈寿文不得不秘密回家隐蔽,而后方医院也随之结束。
建国后,海陆丰史志工作者对这些同志曾任红二师军医的历史并不了解,他们自己也很少提及。然而,他们对革命的胜利感到由衷的欣慰。梁寿之在纪念苏维埃政权建立30周年时赋诗回忆革命岁月。
文革过后,海丰县委党史研究室通过线索访问各地,终于找到了四位健在的军医,并了解了战地卫生队和后方医院的情况以及他们后来的生活。其中,梁寿之和许师慎在青坑圩开药房,为党领导的部队战士治伤医病;庄其瑞逃往香港后秘密支持抗日和全国解放战争的革命同志,后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潮阳县医院医生等职务;陈修文则回家后成为家庭妇女,新中国成立后在海丰县糖专公司的糖菓厂做工直至退休。
这四位红二师军医均享高寿,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相继离世。

留言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评论:(0)
资讯推荐
热点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