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5-2-1 11:50 编辑
邻居有个退休干部,人称蒋局长,人很不错,彬彬有礼,虽然贵为“局长”,家里却很厚朴,没有什么高档家具与收藏,有的是书。书房里倒是陈列着很多书,书都是很实用的书籍,不是精装书。最近,在一次闲聊的时候,他好像看不开那些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老部下:2022年9月他退休回家了。他当单位一把手的时候,坚决不收礼、拒吃请,选拔干部就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按“德能勤绩廉”考核评价。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大多是他提拔的,那时他们对他毕恭毕敬,感恩得不行,说他是贵人。他不图财物,就想他们偶尔问候一声。可退休后,他们一个上门道谢的都没有,电话也没一个,真让他感受到人走茶凉。
不过对于他提拔的所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按‘德能勤绩廉’考核评价”的人,其实都是一群虚伪的混蛋。对一个廉洁自律的老上司,退休后,起码要时不时去嘘寒问暖。如果连这点人情都没有,你想叫他们去“为人民服务”,其实就是想多了,无异于与虎谋皮。不过,看开了也无所谓了。
其实,同事里面的没有真正的朋友的,都是利益关系的人。蒋局长还算好的啦,一些同事比较闹心,有时候你掏心掏肺地对待这些同事,他们却在你背后做小动作,甚至做一些比较损的事儿。
心理学家分析过,10、30、60三个数,这是人交朋友的极限。所谓10,就是最亲密的朋友基本上超不过10个,把亲戚朋友加起来也超不过10个。这10个朋友是可以借钱的,在最困难的时候,可以向他们借钱。这些人是最安全的底线。时不时有联系,偶尔有聚会,可以打个电话帮忙办点事,还能彼此惦记的大概是30人,可能一周联系一次,一个月见两三次。
有人说,追悼会上才能看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朋友。人的一生很热闹,在开追悼会的时候,能送上花圈,然后和家人握下手,表达一下悲恸之情的,这才是真朋友。因为这时候,显而易见,他对你没什么可求的了。他能来,纯粹是一种缅怀、一种相惜之情,这才是真感情。不过,人都死了,还需要什么朋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