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贤轩329)陆丰县妇女运动的先驱--记沈素芳英雄迹

发布者: 陈宜权 | 发布时间: 2025-4-15 23:59| 查看数: 2596|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宜权 于 2025-4-16 00:10 编辑

图/文陈宜权      沈细亚
mmexport1744731261347.jpg
陆丰县妇女运动的先驱––沈素芳英雄事迹
  沈素芳是广东海陆丰早期的一位女共产党员(1925年入党)之一,是广东海陆丰妇女运动先驱者之一,是陆丰县妇女解放协会首任会长。
  沈素芳(1909–1995),原名沈乃玉,曾名沈建亚,我本姓李,系陆丰县оо镇оо村人,生父李姓,工人成份,因姐妹多,当时环境生活经济上有些困难。固此,在我生未满月,李姓人家将我送给沈家收养为女,命名沈乃玉。养父系陆丰县大安镇оо村人,沈家书香门第祖父需孙,沈家养父一向来教学为生。当我八岁时(虚岁),非常懂事,在家经常帮助家庭做家务,至十岁时,小妹沈桂英,养父母相对重视她,她有机会读书,妹妹上私熟学校读书,而我只能在小妹身上背后自学、学习,向小妹取经请教,小妹是我最初时的老师之一①。
  家兄沈次平,思想进步,受彭湃等人的影响,1923年初参加农会,1925年间,刘琴西调任陆丰县长时,次平曾任刘琴西县长的秘书。刘琴西(1896-1933),1925年3月28日,刘琴西调任汕尾市政局长,同年6月,东江各属行政委员长周恩来调刘琴西任陆丰县长,到位后制定了建设新陆丰的计划,得到群众大力拥护。同年11月刘琴西任东江各属巡视员,协助周恩来巡视东江各地革命运动,后任东江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于1933年在广州英勇就义。以及后曾任过李香番先烈的秘书,在大革命时期形势紧张时,革命同志们为了保存力量,纷纷离开海陆丰,分散各地离开海陆丰,那时先兄尔从陆丰赴汕头、潮洲、潮安等地寻找党组织,继续革命,到了潮洲找到了领导人海丰籍李国珍同志,李国珍同志介绍沈次平会见过东江特委领导周恩来同志。后委任沈次平到潮安任职,任职不过几天,由于叛徒出卖,被敌军追捕于汕头杀害!年仅48岁②。
1.冲破封建势力,妇女追求信仰自由
2.婚姻包办,马оо娶妻,沈素芳解除婚约,光荣入党,投身革命
3.陆丰妇女解放协会成立
4.革命低潮,失联党员化身投入教育
5.积极投入,宣传抗日
6.直至解放,一生为党,多艺多才,无私奉献。
mmexport1744731266364.jpg

1、冲破封建势力,妇女追求信仰自由
  全国革命形势推动下,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工人、农民和妇女运动,全国革命思潮涌动。1925年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成立,倡导女权,反对对妇女的歧视,为海丰、陆丰妇女协会的成立提供了示范和引领。
  海陆丰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海陆丰是农民运动重要发源地。1923年海丰县总农会成立,会员发展迅速,陆丰农民运动也随之兴起。农民运动为妇女解放协会的成立提供了群众基础和组织经验,让妇女看到组织起来的力量,也让革命者意识到妇女在革命中的重要性。
  先进思想广泛传播,彭湃、李劳工、刘琴西、林甦、张威等革命先驱在海陆丰地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革命思想,宣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观念,启发了妇女的觉醒。他们通过办学校、演讲等方式,让陆丰妇女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地位和权利,产生摆脱封建束缚、追求解放的愿望。
  妇女自身觉醒与需求增长,在农民运动和先进思想影响下,陆丰地区妇女开始觉醒,渴望改变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一些思想进步妇女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骨干力量,如沈乃玉(沈素芳)、彭铿、章行、高云、张威(女)、陈新、敖琼、庄启芳、陈秀慧、蔡素屏、李惠端、陈惠良、甘秀锦、吕楚卿、郑振芬、何怜芳、周振芳等人,为妇女协会的成立积极奔走筹备。后来她们都成为海陆丰农民运动中的骨干,甚至有的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其中之一。

mmexport1744731271548.jpg

2、婚姻包办,马оо闪电娶妻,沈素芳解除婚姻,光荣入党,投身革命
  沈乃玉家庭要将她配给陆丰县城一家富裕大家族,马оо为妻,沈乃玉闻知息后,不主张婚姻包办,选择自由,无奈之下走为先计,最后自己选择离家出走,父母非常紧张,盼望着女儿回家。我离开陆丰家庭一个多月后,又回来到家庭,养父母见一到我回家,高兴极了!马家得知我回到家,此次马家追娶我要过门。而哥哥次平闻知,千方百计联系农会领导,我闻消息,立刻报告农会同志,女同志章行,男同志刘明德,带我到海丰县城。当时,海丰农会余创芝等人先按排好工作生活等方面,按排我到海丰布厂织布,实则我是兼任妇女工作。我第二次离开陆丰到海丰县城一个月后,就返之陆丰县与马家解除婚约。
  1925年初,第一次东征胜利后,李劳工等同志留在海陆丰地区,“开展恢复农会,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建农民自卫军”等等作全面指导工作,李劳工同志给我更深刻的印象,首带领我参加革命,指导我一切开展工作,忆他生前曾对我说:“我寻买一匹白马儿教你骑马打仗,将来我在前方打仗,你可在后方驰讯,又曾告我第一次东征,回东江是他计划的”。但是这次回到陆丰时,李劳工同志己牺牲了。故回来参加追悼李劳工同志。那时我就在陆丰县工作,未久在那年得到刘琴西同志介绍我入党,即1925年冬,入党改名,名是陆丰县委书记张威和我名得,沈素芳就是我入党的名字。从此我沈乃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改名沈素芳③。至1926年我又重回海丰县参加联席会议,闭会后被分配在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任妇委兼党务工作,经三个月后,再调回陆丰县,筹建陆丰县妇解放协会,任部长,会长,兼党务工作,并协助陆丰农运工作,当时书记张威同志。当时,陆丰设立农运讲习所,在陆丰县城旧圩,同志们日间工作,夜间参加讲习所学习,我居住在新圩王爷官里面,即陆城女子学校,校长杨小媛同志,我与她同居一屋,新圩同志只有我和小媛,男同志有陈尗炯,我们三人经常一起学习讨论、、、、、、。

mmexport1744731279533.jpg

3、陆丰妇女解放协会相继成立
  1923 年4月间彭湃、李劳工、林甦、余创芝等人亲赴陆丰,与彭湃的老同学郑重(郑镜堂)、张威等人一起筹建陆丰县总农会。同年6月下旬,陆丰县总农会在东海镇附近农村六驿村成立,总农会办事处设于该村林家祠,会员约7000余(户),农会员35000余人,先后隶属于设在海丰的惠州农民联合会和广东省农会的领导。  1923年6至1923年8月,陆丰县总农会成立,会长彭湃(兼),副会长郑重,委员:颜国藩,陈尗烔,林蕴川,柯本色,朱怀生,陈夏威,陈楚南,林水其,陈兆禧,庄梦祥,庄汉翼。陆丰总农会成立是继海丰县总农会之后成立的又一个县级农会。有了县总农会的领导,农会组织很快扩大到金厢、碣石、甲子、河田、河口等区。1925年3月间陆丰县农民协会成立。执行委员长:庄梦祥;副委员长吴祖荣;委员:颜国藩,陈宗尧,陈国荪,张威,郑重,陈尗烔,陈自强,陈兆禧,林佛助。下设秘书处主任(待查),宣传组织部主任张威;下辖11个区农会。  1926年6月间,陆丰妇女解放协会相继成立,执行委员会主任沈素芳,原名沈乃玉;(后彭坚,又名彭铿),①执行委员及会员人数(待查)。1925年,东征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推动下,1925年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率先成立,翌年陆丰县妇女解放协会相继成立。协会以“打破封建压迫,争取妇女平等、婚姻自由”为宗旨,号召女性同胞们走出家庭,参与革命队伍与社会活动,后来协会的骨干、会员们不少成为农运和武装斗争的重要力量。例如:彭铿、蔡素屏、陈秀慧、赖月婵、王月圆、郑振芬、沈素芳等人带领海陆丰妇女参与土地革命,动员群众大力支援红军等等,协会成立后积极参与农会建设,组建妇女武装,打破性别枷锁。妇女们通过协会组织实现经济独立与政治参与,成为革命主体力量之一。推动社会变革,协会鼎盛时期会员超1.5万人,带动了婚姻自由,禁止妇女缠足等旧风俗。
备注参考文献:1.《刘琴西研究史料》,刘乃超主编,中共紫金县委党史研究室,2014.12月
2.《中国共产党广东省陆丰县组织史资料》,1994.4月
3.《沈素芳史记--回忆录》,1974.4.21日,(因本文叙述主人翁夸度时间较长,分上、下两部分发表,下待续2025.04.10)



留言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评论:(0)
资讯推荐
热点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