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杯咖啡相差14元!记者实测美团、京东、饿了么外卖

发布者: 含羞草~ | 发布时间: 2025-4-23 16:04| 查看数: 3202|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近来,京东和美团之间的竞争逐渐升级,将“外卖大战”再次送上热搜。4月22日,记者实测对比了它们与饿了么三个平台。

据现代快报消息,22日上午11:03,记者在京东、美团、饿了么三个平台,下单了同一商家的同一款套餐盒饭。

从价格上来说,这三单中,京东最低。原价23.99元,打包费2元,门店基础运费2.7元,减运优惠后为0元,另有百亿补贴优惠券减10元,最后实付15.99元。美团原价23.99元,打包费2元,免配送费,实付25.99元。饿了么原价22.99元,打包费2元,配送费3.2元,实付28.19元。

从配送速度来说,饿了么要更早送达。付款后,京东显示预计11点41分可以送达,美团显示11点27分至42分之间送达,饿了么显示11点37分送达。实际送达时间,饿了么在11点23分放入外卖柜,京东和美团为同一外卖员,在11点28分送达。据这名外卖员介绍,京东限制他在半个小时内送达这一单,美团给的时间稍微宽裕一些,可以延长七八分钟。

打价格战的并不只是京东。近年来,美团通过拼好饭、神抢手等优惠板块,吸引了较多消费者,如今,饿了么也推出了类似神抢手的优惠超抢手,在首页顶部位置显示。在京东发放大量优惠券的同时,美团的神券、饿了么的天天爆红包也在发放大额优惠。

22日,记者同时在三个平台下单了同一家瑞幸门店的同一款咖啡。原价都是32元,京东打七折,现价22.4元,基础运费6元,减了5.5元,打包费1元,最后实付23.9元。饿了么同样打七折,减免了6元配送费,打包费也打折,为0.76元,另外平台还有5.5元的优惠,最后实付17.9元。更便宜的是美团,神抢手仅9.9元,免配送费。
京东VS美团:乐见市场活力也要警惕道德审判 | 黄河时评

□ 新黄河评论员李明
久违的平台经济商战再现。
4月21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一纸“檄文”直指竞争对手强迫外卖骑手“二选一”。当日晚间,美团发布说明回应称,全球没有任何平台有动力、有能力去约束外卖骑手的接单选择。美团从未限制骑手在饿了么上接单,未要求骑手不跑闪送、顺丰等其他即时配送平台,同样更没有任何理由对某平台进行任何限制。

自从两家企业几乎同时间宣布为骑手缴纳社保开始,京东和美团已经成为一枚舆论硬币的两面,常常被拿来作比较。这场隔空叫板虽然彼此都没有点破“某平台”是谁,但其中的火药味已是不言而喻。而昨晚,京东还使出了“撒手锏”——创始人刘强东出面,亲自送外卖、请骑手吃海底捞的行为迎来舆论场好评。

其实,这种企业间公开的交锋、企业实控人间接下场参与,在过去的互联网上并不罕见。但过去的一段时间以来,舆论为企业留下的畅所欲言的空间在减少,不少企业和企业家因为担心被舆论反噬而不自觉地躲在聚光灯后。但是相比躲在聚光灯下的暗斗,这样有话摆在面上的明争显然更符合社会期待,只要言行有矩而非信口胡来,大大方方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并向市场宣传自家的企业价值观,本就是注意力经济的合理范畴。

不过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还是要警惕这种基于争夺市场份额的商战异化成无意义的道德战。尤其是,与刘强东的形象形成舆论对比的是,不少网友都表达了对美团创始人王兴的不满,比如有网友就揶揄道,“二十几块的外卖东哥亲自送,20万伏的电棍等着王兴来”,甚至还有一些更有损人格的段子对其进行过分贬低。商业世界里的交锋,最终还是要回到商业世界的语境里去打量,而不是诉诸极端。当然,也有论者认为,京东正是踩准了行业痛点,因此才搞起舆论的投机营销,笔者同样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不应该把市场经济无形之手下的自然演化定性为企业的舆论投机,京东说了什么不要紧,关键是看它能否做到,以及围观者是否能理性看待,而不是踩一捧一。

商战本是市场经济下企业正面交锋的映射。京东这条鲇鱼的强势摆尾带来的市场效应,也是对美团为代表的企业,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的一次修正。这也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所在,当消费者释放新的消费需求时,就会有勇敢的过河者应声而起,但当过河者一家独大并出现了种种弊病时,就有新的入局者出来纠偏。此起彼伏、乐此不疲,这是中国民营经济勃勃生机之所在。

因此,京东也只是这个纠偏程序的一员,未来也未尝不会有新的入局者取而代之。对围观者来说,市场的良性竞争不能异化为对某家企业正义的审判。当然,鉴于刘强东的草根企业家出身,公众对其有着天然的好感,对比美团近年来饱受诟病的算法和抽成问题等,刘强东的入局更多地被网友视为一种反资本的化身来搅局。然而资本并无原罪,企业依法逐利也无可指摘,公众应该明白,我们反对的只是无序扩张的资本,而不该是资本本身,否则今天的“反资本战士”明天就可能被舆论扭曲为“黑心资本家”。

美团作为行业初期的破壁者之一,舆论应该正视其成绩和它走过的弯路,以及新兴行业的历史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强有力的共识为后来者提供可汲取的经验,而不是在有更符合期待的后来者入场时,便对其一概全否。尤其是在备受热议的为骑手缴社保的方案上,也不应该把不同体量、不同发展模式下的两种各美其美,变成踩一捧一的道德审判。毕竟,我们要的是不同市场主体间的八仙过海,而不是一家独大后的寡头傲慢。

此外,还要从之前那些平台经济的内卷竞争中吸取教训。尤其是2010年代的外卖补贴大战带来的恶性竞争破坏市场生态和劳动者权益困境的负影响到今日还没有彻底根除。而审视京东此次的举措中,除了保障骑手和商家权益外,也有“百亿补贴”这样的老招数,然而外卖行业的低利润难以支撑长期补贴,尤其是容易引发竞对平台的对等性报复,在媒体的报道中,就有商家表示了“千万别因为抢市场,再搞低价竞争”的担忧。而这些更具公共价值的讨论,在这一轮“捧京东,贬美团”的舆论声势中被忽视了,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京东在外卖行业的横空出世,除了业界认为的是为了巩固在3C家电市场的地位以及开拓即时零售的野心外,其实它更契合了一种民间情绪,就是过往那种唯速度是从,唯效率是从,而漠视骑手和商家权益的短期逐利行为已经于舆论所不容。不过,也正是因为我们已经从极致低价的内卷式比拼,回到了保障商家利益、呵护骑手尊严的公共责任的立场上来,就要更加警惕过犹不及,防止这种对企业公共责任的要求滑坡为道德绑架,从而让道德负担稀释了商业利益,继续走上内卷的老路。

因此,无论是舆论战还是补贴战,都要警惕最终走向一场无意义的内卷战。
留言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最新评论:(0)
资讯推荐
热点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