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赖杉昌 于 2012-7-16 20:52 编辑
一幅珍贵之画 三首隽永的诗
国画/许兆寅 释文/赖杉昌
新近发现一幅许兆寅画赠何次韩的梅花图,清末捷胜最为著名的三位贡生许兆寅、何次韩、陈蔼如在上面留题,三人皆是当时海陆丰地区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所以此画弥足珍贵。
许兆寅,号斗初,捷胜北门人,清光绪末年贡生,诗书画俱精,时人号为“三绝”。少年即以工诗著名,著有《浣雪斋诗集》;书法尤专魏碑和隶书;擅画梅,与同乡林大蔚齐名,并称“林厝竹、许家梅”,皆为当时粤东地区著名画家。民国期间,廖仲恺夫人、国民党元老、国画大师何香凝曾慕名登门拜访。
陈蔼如(1882-1950年),号春熙,捷胜西门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己酉科第二十三名贡生。先学武,中武秀才后弃武从文,时称“武秀文举”,擅书工诗,有诗作多首传世,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文人。
何次韩,捷胜西门人,清光绪年间贡生。擅书工诗,颇自负,性诙谐。
此画应作于民国七年(1918年)春季,我斗胆将图中题字揣摩断句,作释文如下,恐有错漏,请诸位方家指正:
画梅说要老,写花须少好。
老少两相宜,休分春迟早。
早好迟更好,笔墨寄怀抱。
迟早总算春,老少皆天造。
识破造化机,于予何烦恼?
戊午春画于遵经书轩并题
次韩大兄先生嘱画并政 许斗初
翁年老而健,心旷而慈,投契忘年,肆情诗酒,晚景一快事也,爰乐为之赋云。
昨乞斗翁画梅墨宝,蒙赠赋诗,回环朗诵,觉神游象外,而意恰在个中。可知南北枝头,暗香浮动,先后已见春浓。余喜逋仙雅兴不歉,阿侬遂呵冻笔,聊搜俚句以解嘲:
先生画梅兼画骨,一株两株神出没。
濡染大笔似淋漓,暗香浮动黄昏月。
何次韩氏题于湄园西窗
斗翁借梅以写意,韩翁得画而传情,彼此唱酬,已见意在笔先、神流墨外矣!然燕许手笔,何等淋漓;官阁吟香,依然韵事。其为目中之梅耶、心中之梅耶?余不能知其真相也。逋仙耶、赵老耶,又安能知其奚若耶?漫成俚言以博一粲:
南枝先放北枝迟,心事分明画与诗。
笑问先生修福处,几生修得美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