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增城段,小蔡团队里的一名车友突然有点不舒服,另一位车友援手相助。 |
对于这群骑单车回家的大学生来说,下雨、爆胎、发烧等问题只是“湿湿碎”,他们更享受过程
以环保的名义,一群大学生早前骑单车回家的事件(详见新快报2012年1月9日阳光社区AⅡ01版),引起了很多读者关注。在过年前,小蔡、小壮和他们的同伴都已经骑车平安回到家,几乎同时,来自湛江的小武也选择了骑单车的方式边走边玩回到湛江。骑行路上,小蔡、小壮经历了下雨、爆胎、发烧等“杯具”,但年轻的他们还是大呼不过瘾,随时愿意“再来一次”。
小蔡
年龄:23岁
学校: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目的地:汕尾
“最期待下坡路,享受那种呼啸向下的感觉”
1月10日早上9时30分左右,我和6名同伴,以自行车为“座驾”,从广州出发一路往东。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骑自行车达到350公里以上。由于我家最近,1月11日晚上11时多,我回到了汕尾老家。直到1月13日,同伴们才陆陆续续回到家。旅途中,白天我最期待的是下坡路,享受那种呼啸向下的感觉,到了晚上就是一路陪伴的灯光,令人充满想象。
对于自己而言,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车友以及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出发之前,虽然不小心扭伤了脚并且有点感冒。但当时还想着无论如何都要自己骑车回家。骑到海丰时,我因为着凉突然发烧了,同伴说让我家人来接我,但我仍坚持着自己骑完全程。回到家后,在床上躺了几天身体才好转,把我妈着急死了。但我觉得年轻人,还有大把的精力资本,期待下次单车行有更大的突破。
骑行路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一行7个人,由过去不认识到一路上互相帮忙、鼓励和包容,真的让我很感动。还记得当有车友快要晕倒时,我们互相扶持;有人的自行车爆胎时,大家又手忙脚乱一起帮忙修。这些回忆真的很美好。
★家人看法
我的家人,年轻点的还算支持我,觉得年轻人可以体验一下,但是老人家就不怎么支持了,因为担心出什么安全问题。当我几天前告诉他们,寒假想骑行去北京的时候,就遭到全家反对,都说路途太远了。
★小蔡经验
远途骑行,不但要准备好补胎的工具,还要有备用胎。注意带上手电筒和警示灯,因为如果一时找不到旅馆住,难免要走夜路,警示灯是在路面太暗的时候可以让后面的车看到。骑行时尽量一同队列骑行,这个主要是因为单人各自骑行的话,风阻力大,骑起来很困难。尽量拉近车的距离(500-1000米为佳),然后轮流换人带头。还有更重要的是准备药品。
阳光社区记者 邢晓雯 实习生 陈惠芳/文 受访者供图
2012年02月01日03:44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阳光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