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海城堂:位于海丰县海城镇中山东路3—15 号。清光绪十三年(1887),基督教传入海城,由王绳武先生组织建立海城基督教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英籍兰大卫牧师主持建成一座壮观的礼拜堂———中华基督教会海丰(城)礼拜堂,占地面积680 平方米;另有位于海城中山中路112号的堂点,占地面积111.98 平方米。
民国十三年(1924) 创办了教会学校,解决了部分信徒和一些贫困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还选送了一批青年进修西医、牙科、儿科、妇产科和护士,并创办了平民医院。
民国十六年(1927),礼拜堂毁于战乱,被国民党部队占用。民国二十四年(1935) 该堂长老、执事和汕尾差会卫戴良牧师、董玛丽宣教士向国民党海丰县府多方交涉后才撤出部队交还教会。民国二十七年(1938) 基督教岭东大会汕头区会拨款2900 龙券,由王省三传道先生主持修复工作。
民国三十三年(1944),日本第二次入侵海丰,海城礼拜堂遭日寇拆毁。民国三十六年(1947),由陈宗虞执事、王如珍医生在海城中山中路112 号向马宗贻购买一幢二层的楼房改为教堂供信徒聚会崇拜。1952 年,教会停止活动,两处房产均被县有关部门使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贯彻落实宗教政策。海城教会在吕翠英牧师、黎松泉执事、王如珍医生的带领下,恢复了正常的宗教生活。吕翠英牧师当选为县政协委员。随着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先后落实归还了中山中路112 号和中山东路3-15 号两处宗教房地产。在海丰县政府宗教工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山中路的教产于1992 年7 月11 日修复完工,恢复了聚会崇拜。
随着信徒人数的增多,为满足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县政府、镇政府、居委会高度重视,在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支持下,海城堂成立了建堂筹备组织,开始规划建堂工作,并筹措资金。经全体信众的同心彼此配合,团结一致工作,自愿捐资奉献,终于完成了110 多万元的主体大楼的工程建设。一座高四层、建筑面积1200 平方米宽阔的礼拜堂建成。
2005 年11 月26 日,适逢基督教海城堂植堂100 周年,同时举行新堂落成庆典。前来祝贺的有汕尾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海丰县政府、海丰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海城镇政府等。省基督教两会陈顺鹏主席、梁明会长、深圳市、汕头市、汕尾市、揭阳市、海丰县、陆丰市的基督教两会主席、会长,各堂点教牧同工参加了盛会。
基督教海城堂现有信徒1500 多人,牧师1 人,执事3 人,义工50 多人,设立了7 人组成的堂务委员会,吴少琼执事任堂务主任。堂会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等有关规定,建立了学习、人事、财务、治安、消防、卫生、防疫等七项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使教会的各项工作按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方向,顺利健康发展。于2005 年度至2007 年度被评为广东省模范宗教活动场所。
|